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社論】重視水資源因應氣候變遷之調適策略規劃

 

台經月刊

 

【社論】重視水資源因應氣候變遷之調適策略規劃

台經院  (2010/05/05)    《台經月刊第33卷第5期》

   近年來,全球由於極端氣候變化導致重大天災事件頻仍,熱浪、乾旱、洪水、霜雪所產生之災情更甚於以往,造成世界各國社會、經濟及生命的嚴重損失。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衝擊,台灣亦無法置身事外、倖免於難,近十年來不但颱風侵襲之個數及強度均有增加趨勢,同時極端降雨現象更日益顯著。民國988月莫拉克颱風侵台,中南部短短三天降雨即相當於以往全年平均雨量,在災區造成的山崩、土石流、淹水等破壞更是只能以「河山變色、滿目瘡痍」來形容。有鑒於異常氣候及複合型災害的威脅已持續化、常態化,而時序即將進入夏季梅雨及颱風季節,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如何積極應對更是當務之急。

受氣候變遷影響,台灣近幾年屢屢出現破紀錄的降雨或極度的乾旱現象,每遇颱風侵襲所造成的國土重創,山區道路破壞、土石流失、海岸侵蝕等災情愈來愈嚴重,使原本已受地形氣候條件限制,坡陡流短、降雨不均的水資源環境更形惡化,加重水資源運用困難度及水文不確定性,這些警訊再再顯示氣候變遷的衝擊程度已遠超過多年來防洪治水的努力成果。因此,面對已然無法扭轉的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趨勢,如何跳脫以往克服、對抗大自然的舊思維,而以降低衝擊、分散風險、國土保育、永續發展的觀念思維來規劃未來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乃是我國當前所必須思考採取積極對策的重要政策課題。

依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IPCC)評估氣候變遷對自然界與人類系統的影響層面計有七大類,水文與水資源即屬其中之一;而各國因應氣候變遷所提出的調適策略項目亦有五大領域,其中水資源的調適普遍為世界各國所重視。我國以往各項水環境治理及水資源管理並未考量氣候變遷影響因素,以致相關氣候風險無法掌握。因此,在氣候變遷影響下,針對水環境(山坡、河川、海岸)災害衝擊及水資源管理脆弱度,政府宜儘速推動水利設施總體檢,握其風險承受度及敏感度,據以研訂相關可行調適策略,以減低災害風險並提升整體調適能力。

目前,我國為因應氣候變遷在水資源部門的調適規劃上,乃是依循民95年「新世紀水資源政策綱領」,以治水、利水、親水、活水等為核心政策方針。為減輕氣候變遷對我國水資源的影響衝擊,經濟部水利署(民97年)規劃推動之調適策略,分別為(1)水資源保育、開發、利用、及管理(2)推廣回收再生利用,蓬勃水利產業發展(3)旱災防範與緊急應變(4)推動科技研究發展,促進國際合作交流。另外,水利署於「水利建設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白皮書」(民98年)所擬定之調適策略,則包含:「流域整體管理適應策略」、「水資源綜合管理適應策略」、「河海環境保育適應策略」等,分別發揮水利建設的防災、興利與環境功能。針對氣候變遷對整體水環境及水資源衝擊調適之推動計畫,具體推動架構則規劃包括資訊整合改善與環境監測、氣候變遷衝擊評估、區域性的脆弱度分析、結合政策規劃程序、教育訓練與溝通平臺。

檢視當前所規劃之水資源調適策略可看出,未來水資源對策將以尊重及順應自然、永續發展(兼顧環境生態、經濟發展及社會公義)為依歸,著重並強化非工程措施,採行流域整體規劃、分工執行。另外,氣候變遷對水文環境衝擊之基礎研究(氣候監測與知識管理),以及在供水系統上、中、下游針對不同使用範疇的調適技術也納入其中。

然而,在研擬水資源調適策略過程中,較為困難之處在於(1)未來氣候變遷情境對水資源環境的影響衝擊尚不明確,也因而缺乏相對應的氣候風險評估(2)尚未建立社會經濟發展情境,以及結合氣候變遷趨勢與社會經濟情境之交互影響及調適策略的評估方法及結果。事實上,目前國內針對氣候變遷對於水文環境與水資源管理之衝擊評估與調適策略分析仍著重於水利工程與環境工程面的基礎與應用研究。對照於目前重要國際組織(例如聯合國環境規劃SRES與歐盟執委WETO研究)以及具標竿國家(例如英UKCIP計畫、日本低碳社會計LCS、荷蘭大氣研究KNMI)所提出之氣候變遷衝擊情境建立、氣候變遷對於社會經濟影響的評估工具,以及結合氣候變遷衝擊情境與社會經濟情境之風險分析架構可看出,我國水資源部門因應氣候變遷規劃調適策略的未來發展重點,應當建構在我國持續進行的氣候變遷對水資源與水文環境衝擊之基礎與供水系統調適技術研究,參考重要國際組織與國家所提出之結合氣候變遷與社會經濟評估架構與調適策略方法,強化產業與總體經濟面的情境探討以及供水安全管理以及風險分析,以建構適用於我國水資源部門的因應氣候變遷調適策略。

研擬水資源因應氣候變遷之調適策略,涉及科技研發、土地利用、產業發展、社會經濟、環境生態及資源保育等相關面向議題,以水利署層級實難有效整合各相關部會及地方單位。因此,在整體分工及推動機制上,應有行政院層級之國家氣候變遷調適專責單位負責統籌決策,水資源部門負責相關策略研究及橫向協調,並依權責範圍共同研討推動氣候變遷整體性調適策略。

最後,推動水資源因應氣候變遷之調適策略,執行成功關鍵端賴是否能獲得整體社會認同,促使政府相關部門及民眾共同合作、積極參與,始能畢竟其功。因此,政府應加強宣導氣候變遷影響及災害風險防範觀念,透過資訊公開及溝通對話,提升民眾風險意識及防範認知,改變行為、轉變觀念,以能順利推動各項政策措施。同時,水資源部門因應氣候變遷採行之各項調適策略措施,在政策工具運用上可以考慮導入較完整之經濟誘因提供及配套設計,亦即不僅是利害關係人的參與而已,另外如何引進民間私部門積極參與相關調適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氣候變遷調適水資源管理流域整合治理極端降雨乾旱風險水利設施總體檢非工程措施供水安全社會經濟情境風險溝通平台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