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第一張基因轉殖動物生產蛋白質新藥的許可證——GTC Biotherapeutics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第一張基因轉殖動物生產蛋白質新藥的許可證——GTC Biotherapeutics

陳政忻  (2008/03/07)    《台經月刊第31卷第3期》

產業發展現況

自從第一個以基因工程技術產生的重組人類胰島素於1982年上市以來,經核准上市的重組蛋白質藥物約有100個,其多是利用細菌、酵母菌與哺乳動物細胞培養生產,全球銷售額達170億美元以上,成長率遠高於一般的化學藥品。這些蛋白質藥物雖僅占全球藥品市場的5%,但未來的成長性仍將高於化學藥品。然而此一市場卻因現有產率低、成本高、法規要求嚴謹等困境,造成產能不足而產生供不應求的現象。

由於蛋白質藥物的製造成本相當高、且大量生產耗時長,以致藥品的量產相當昂貴,加上以哺乳動物細胞培養之生產工廠產能短缺,因此生技公司莫不積極尋找可以縮短生產時間、降低資金投入,以及提高產量與增加經濟效益的替代方法。因此利用轉殖動植物作為生物反應器,生產蛋白質遂應運而生,例如利用基因工程和轉殖技術使綿羊的乳汁或菸草作物的葉子成為活體生物反應器,持續生產醫療用蛋白質。目前這類應用基因轉殖動植物,作為生物反應器生產蛋白質的工廠亦被稱為製藥農場(pharming)或分子農場(molecular farming)。

以基因轉殖動植物生產生技藥品尚處萌芽期,然而因為能減少設廠資本支出與降低生產成本,生產規模容易控制並能彈性提高產量、生產多種生技藥品,產品保存與使用方便、回收量與純度皆高等優勢,是極具發展潛力的生技醫藥產業。然而雖具有上述競爭利基,但因為各國對於轉殖動植物的研發管理,產品上市法規與使用規範均日趨嚴格,加上產品核准程序複雜且不確定性高,恐造成產品上市的延宕;此外,非基改糧食作物可能遭到轉殖作物基因汙染的疑慮,加上產品開發過程的安全性要求嚴格和臨床試驗風險高,以及最後成功核准上市與否的不確定性等,都將成為農場製藥發展的風險因素,阻礙此一產業的成長。

目前分子農場開發的產品包括單株抗體、疫苗、重組蛋白,以及其他人類蛋白質與酵素等。利用基因轉殖動物的乳腺生產重組蛋白質,可以大量持續生產生技藥品,且具成本競爭優勢。雖然基因轉殖植物的產品不論是在分離、製造、與純化上均比基因轉殖動物容易且便宜,尤其是後者尚有人畜共通傳染病的風險,但對農場製藥而言,基因轉殖動物仍是此領域中較具競爭力的技術,特別是人類或擬人化單株抗體的生產。較之其他生產方法,基因轉殖動物生產的蛋白質表現出的蛋白質結構、穩定性、生物活性與安全性均高於其他生產方式。

全球約有20家以上的生技公司利用基因轉殖動物生產蛋白質藥物,主要的開發公司有GTC Biotherapeutics、Abgenix、Medarex、PPL Therapeutics、與Pharming Group N.V.等,其中GTC利用轉殖山羊乳汁生產的抗凝血酶Ⅲ,於2006年8月獲歐盟醫藥管理局核准上市販售,是全球第一個以轉殖動物生產之人類治療藥物。

 

公司規模

GTC Biotherapeutics乃知名生技大廠Genzyme之子公司,原名為Genzyme Transgenics Corp.,後於2002年更名之,並於美國Nasdaq證券交易市場掛牌上市(Nasdaq:GTCB)。GTC利用基因轉殖動物生產人用蛋白質藥品,其基因轉殖平台包括鼠、兔、山羊及牛,而研發中之蛋白質藥品品項則包括單株抗體、血漿蛋白,以及難以在其他系統生產之蛋白質。

GTC Biotherapeutics基因轉殖動物抗凝血酶Ⅲ製藥農場生技製藥蛋白質藥物ATryn新藥研發生物技術基因工程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