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中國大陸創業聚落的國際連結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中國大陸創業聚落的國際連結

陳華昇  (2016/04/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4期》

   中國大陸自其「十二五規劃」時(2011~ 2015)以來,即倡議要為大眾和青年創業創新營造良好的環境,逐步透過制度創新,運用市場力量鼓勵企業創新、推動大眾創業工作。

   而中共「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觸發中國大陸「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時代全面開啟,顯示中共已經體認到經濟發展必須依靠創新驅動,只有不斷釋放充沛經濟活力,使更多企業將創新作為生存發展的核心能力,讓更多高素質人才投入創新事業,以促進新技術、新模式、新產業的持續出現和發展,才能帶動總體經濟的成長。故而近年來,中共積極推出創新創業政策,以打造有利大眾創業和企業創新的環境。

 

中國大陸的創新創業政策

   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2014年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首次提及「大眾創新」之概念2015年年初,在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資金規模達人民400億元的「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簡稱新興產業創投基金),以解決其推動創新創業工作時所面臨之新創事業籌資困難的問題;亦即要改善中國大陸金融機構融資模式,解決創新創業公司資金問題,促進新興產業發展。

   李克強復於201564主持大陸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指出,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要堅持經濟改革,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提升生產力水準,擴大就業空間。同時並決定諸項鼓勵創新創業措施,包括:提供投向創新事業的投資,給予賦稅優惠;以創新的融資方式,和國家創投資金支援創投業務;取消阻礙創新創業之行政限制,以整合地方資源,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辦公場所;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激發市場活力。

   而近來中共「十三五規劃」之目標,是要在2016~2020年持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及經濟轉型,並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五大發展理念。其在推動產業創新方面強調必須落實大眾創新,以創新驅動成長模式,將「創新」視為中國大陸發展的核心主軸,並持續推動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而未來中國大陸將從八大領域進行改革,改善創業環境,促進創新蓬勃發展。八大領域分別為:創新體制機制、優化財稅政策、活絡金融市場、擴大創業投資、發展創業服務、建設創業創新平台、激發創造活力與拓展城鄉創業管道。其目的在借助市場機制,以開放的思維,讓各地方彼此觀摩並競爭,再透過中央政策鼓勵及支持,而於各地方都能營造出適合創客發展的空間。

   201635李克強於中共人民代表大會開幕時提出2016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充分釋放全社會創業創新潛能。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提高實體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其具體措施就是採取財政和賦稅鼓勵措施,積極強化企業創新能力;發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互聯網+」集眾智匯眾力的乘數效應;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促進企業發展和運用科技以推動創新。

創新創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客空間深圳創新創業聚落政策支持資本市場技術升級國際連結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