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政經瞭望】借鏡香港服務業發展經驗——香港政府不斷「啟動」服務業新的增長引擎
簡淑綺 (2013/08/05) 《台經月刊第36卷第8期》
香港服務業發展現況
(一)香港為全球服務業比重最高的經濟體
香港服務業經過幾十年來的不斷發展、深化,如今已成為全球服務業占GDP比重最高的經濟體,2000年比重僅87.31%,至2011年高達93.12%,規模達1.77兆港幣(約2,294.9億美元)。相對的,香港製造業占GDP比重則逐漸縮小,2000年仍有7.90%,2011年降至5.27%(圖1)。
圖1 香港各產業占GDP比重
(二)香港服務業就業人數占比達88.3%
隨著香港服務業的發展,服務業吸納的就業人數占大宗,2013年第一季估計約占總就業人數的88.3%,高於2000年的83.2%。相對的,因香港製造業的外移,製造業的就業人數占比明顯走低,自2000年的6.5%降至2013年第一季的3.0%(圖2)。
圖2 香港各產業吸納就業人口比重
(三)香港為全球第11大服務貿易出口國
香港服務業的發展,不僅供應內需,更大部分供應外部的服務進口需求,2011年為全球服務貿易出口第11大國,出口金額達1,213.89億美元,約占香港服務業生產總值的1/2,意味香港的服務生產有高達50%出口,以中國(28%)、美國(21%)、歐盟(18.4%)為最主要出口國,而運輸、旅遊的服務出口排名較佳,均為全球第十大出口國,2011年的出口金額各達326.5億美元、276.9億美元。
香港服務業發展進程、方針與措施
(一)香港經濟轉型
因國內外經貿情勢的轉變,香港政府因勢利導,如今成為服務業占GDP比重全球最高的國家,主要經歷過三次的產業轉型,分述如下:
1.從轉口貿易轉向工業製造
在19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鑑於國際對中國的禁運,香港積極發展紡織等輕工業,遂從轉口貿易城市轉型成以紡織為主的輕工業城市。
2.工業製造轉向服務業
1970年代受到同為四小龍新加坡、台灣以及韓國製造業的競爭,香港轉型發展金融、貿易物流、工商專業及支援、旅遊業等四大支柱產業,為東亞地區最先高度發展服務業的城市。
3.服務業高增值、多元轉型
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來襲,暴露香港經濟高度依賴傳統四大支柱產業的侷限性,加上鑑於中國積極推進服務業發展的商機與日後的競爭壓力,為了促進產業多元化與創造就業機會,香港政府在產、官、學通力合作努力下,推出六項優勢產業—文化及創意產業、醫療產業、教育產業、創新科技產業、檢測及認證產業、環保產業,帶領香港服務業朝高值、多元化發展。
香港服務業、CEPA、四大支柱產業、六項優勢產業、高增值服務、產業轉型、經濟國際化、專業服務、政策引導、全球競爭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