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COVID-19後東南亞創業生態圈的新局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COVID-19後東南亞創業生態圈的新局

陳鈺淳  (2020/11/06)    《台經月刊第43卷第11期》

2020年COVID-19爆發,導致全球經濟活動進入停頓,多數企業經營陷入困境,特別是創業資源不足的新創團隊,遭遇緊縮的資源,紛紛勒緊褲帶採取節流措施,甚至藉由裁員或是減薪方式減少支出。根據Startup Genome和GEN的資料(2020)顯示,這一波疫情不單讓新創生態圈中可得資本下降,根據Startup Genome的推估,受到疫情影響,全球創投資金減少約864億美元,連帶地市場上消費者的需求轉為保守,因此,使得每十個創業公司中就有四個的資本運作時間只有三個月或更短,而投資者也更加謹慎投資標的,導致3/4的新創團隊籌資過程中斷。

在全球市場中東南亞(Southeast Asia, SEA,注1)擁有約6.5億人口,平均年齡低於30歲,加上近年來中美貿易戰全球供應鏈轉移,帶動了東南亞產業的升級與轉型,因此被公認為是未來最有潛力的創業生態圈。依據2020年6月25日Startup Genome發布之「2020年全球新創生態圈報告」所選出的「最佳新創生態圈」與「具潛力新創生態圈」中,新加坡在「新創生態圈」名列第17名,而印尼的雅加達與馬來西亞的吉隆坡分別在「具潛力新創生態圈」中名列第2名以及第11名。在過去幾年,東南亞已經孕育出六隻獨角獸,包含:印尼的叫車服務Gojek、電商Tokopedia、線上旅遊Traveloka、電商Bukala-paka,與新加坡的叫車服務Grab、電商Sea(蝦皮母公司)。

據此,本文重新檢視在疫情下創業活動相對活絡的三個重點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印尼,針對其創業生態圈在疫情後所發生的改變進行觀察。
 

疫情下的創業生態圈

各國因為其產業脈絡與技術發展軌跡有所差異,因此造就出不同的創業生態圈樣貌,本文針對三個重點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印尼,其創業生態圈的三個主要構面:政府的具體措施、投資者的動態以及產業的動態,是否因為疫情影響而發生改變。

(一)新加坡創業生態圈

新加坡作為東南亞經濟的匯集地(Hub),在政府科技計畫―研究、創新與創業2020計畫(Research,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RIE2020)的主導下,政府鼓勵創新創業,包含:新加坡智慧國家2025計畫(Smart Nation 2025),以及新加坡智慧運輸2030計畫(Smart Mobility 2030),政府投入大量資金支持並主導創業生態圈的發展。

1.政府措施(2)

新加坡政府針對疫情,總計提出370億美元的刺激計畫,其中針對新創產業,因為除了金融科技與區塊鏈,其他產業的新創團隊募資相對艱難,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 Singapore)提供多項不同的援助計畫:

(1)Startup SG Founder計畫

自2020年9月之後,該計畫補助獲選創業團隊的啟動資金補助從約新台幣14萬元提高至約23萬元,並將引入為期三個月的創業計畫(Venture Building),培養無經商經驗的新進企業家創立與拓展新創業務。

(2)Special Situation Fund for Startups (SSFS)計畫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EDB)和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旗下投資公司SEEDS Capital,共同管理新加坡幣2.85億元的創業公司特殊情況基金,針對總部設於新加坡的新創公司提供融資。

東南亞創業數位經濟金融科技區塊鏈創業生態圈創業支援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COVID-19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