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動態SNG】韓國無線電頻率管理政策之研究
劉柏立 (2007/12/10) 《台經月刊第30卷第12期》
韓國無線電頻率主管機關
韓國無線電頻率的政策主管機關為資訊通訊部(Ministr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以下簡稱MIC),MIC的母體為1884年的郵政總局,二次大戰結束後,於1948年改組為遞信部。而後為把分散在各部會的資訊通訊產業政策一元化,乃於1994年12月把遞信部擴大改編為MIC,主管資通訊產業部門的政策規劃與監督管理。
MIC的具體職掌內容,包含:國家資訊化政策之統籌、協調與規劃;寬頻網路建設與資通安;資通訊產業之扶植、人才培育與技術研發;通訊事業之扶植與電波、廣電政策之規劃及管理;郵政、郵局金融事業相關政策之規劃與推動等項目(參見圖1)。
圖1 韓國MIC組織示意圖
韓國無線電頻率的監理機關則為韓國通訊委員會(Korea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以下簡稱KCC),為MIC的附屬機關,成立於1992年3月。至1996年11月為止,KCC的主要職掌為監理資訊暨電信相關業務,包含電信事業執照之核發業務。其後,為因應電信事業全面自由化之推動,KCC進行擴大改組,並為強化其作為市場監理者的組織功能,於1997年8月在MIC內成立KCC秘書處,並任命常任委員乙名,配合KCC在電信市場不公平競爭之相關監理調查業務。
KCC的權責主要可歸納有:電信業者間之紛爭處理、相關議案之審議與答詢、調查及行政處分之執行等三大項。其與MIC之互動關係,如圖2所示,MIC為電信政策之決策機關;KCC則為執行電信政策之監理機關。為確保電信市場之公平競爭,則由MIC把部分行政職權(例如對禁止行為之改善措施、網路互連協定之認可、會計報告之審閱等),授權KCC執行;KCC對MIC負有政策議案的答詢義務。
圖2 MIC與KCC之互動關係示意圖
韓國MIC的主要資通訊政策
MIC的資通訊政策始於1995年3月的「超高速資通訊基礎建設計畫」,而後陸續推出各階段資訊化基本計畫,乃至於最近的「u-IT839發展策略」(參見表1)。
表1 韓國政府主要資通訊發展政策一覽
為強化韓國資通訊產業國際競爭力,MIC在2004年2月發表「IT839發展策略」,規劃八大創新服務、三大基礎設施以及九大成長動力作為重點推動項目;其後復於2006年2月進行調整修正,發表「u-IT839發展策略」(參見圖3),作為MIC的重要施政項目,計畫在2010年時,八大創新服務的市場規模,可以從2005年的13兆韓圜成長為28兆韓圜;九大成長動力,則從2005年的62兆韓圜成長為118兆韓圜(參見表2)。
韓國電波法、頻譜管理、代價指配制、無線電頻率、MIC、KCC、u-IT839、電信監理、通訊政策、頻譜競標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