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作物保護業的龍頭——Syngenta
劉欣怡 (2007/03/07) 《台經月刊第30卷第3期》
現代農業的發展
全球的人口不斷增加,以目前65億人口每年1%的成長率估算,至2025年的人口將達80億;加上經濟的富裕,消費者對食物的品質將更講究,國際食物研究機構(IFPRI)指出2025年,全球對於食物的需求將較目前成長40%;另一方面,隨著上述因子的發展,土地大量轉為都市或工業用途,資源不斷地耗盡,可耕地將會日益減少。為了永續發展的目標,以及配合科技的發展,現代化的農業勢在必行,其中作物保護與高經濟價值種子,更為現代農業不可或缺的兩大元素,此兩大元素亦是Syngenta企業的主要營運產品。
以市場價值來看,根據ISAAA(注1)所引用的Cropnosis估算顯示,2005年作物保護市場價值為340億美元;全球商業種子市場價值為300億美元;生物技術作物則擁有52.5億美元的市場價值,以生物技術作物的市值估算,為生物技術種子的銷售額加上申請技術費用。Syngenta的營收在作物保護與商業種子方面,2005年則分別為63億美元與18億美元,擁有全球18%與6%的市占率。
公司規模
2000年11月13日,AstraZeneca的農化業務—Zeneca農化部門與Novartis的作物保護、種子業務分別從原公司獨立出來,合併重組成為Syngenta,此組合至今已成為全球農化界的領導廠商。經由不斷的研發與技術的突破,Syngenta在作物保護業位居龍頭,而在高經濟價值種子方面亦位居第三,多種作物與跨地區的市場管銷能力,使Syngenta在全球市場上游刃有餘,2005年企業總資產為116億美元,市值超過123億美元,員工約為19,000名,分別分布在90個國家與地區,其中約4,000人從事研究與技術開發的工作,投資的研發經費為8億2,200萬美元,占總營收的10%。Syngenta總部設於瑞士巴賽爾,董事長Heinz Imhof(原Novartis農業部部長)在2005年因身體健康因素退休,新上任的董事長Martin Taylor(注2),同時為Syngenta永續農業基金會(Syngenta Foundation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的主席。首席執行長為Michael Pragnell,原為Astra Zeneca的執行長,公司於蘇黎世(SYNN)與紐約(NYSE)股市公開交易。
Syngenta的領先技術涉及多個領域,包括基因組、生物資訊、轉殖植物、合成化學、分子毒理學、環境科學、高速篩選(HTS)、標記輔助育種等等,並與全球200多家領先研究機構共同合作。
主要的品牌高達十六種,包括作物保護:ACTRARA®, AMISTAR®, CALLISTO®, CRUISER®, DUAL GOLD®, GRAMOXONE®, KARATE®, BIDOMIL GOLD®, SCORE®, TOPIK®, TOUCHDOWN®,經濟作物種子:CARST®, GOLDEN HARVEST®, NK®及蔬果種子:ROGERS®, S&G®等。
Syngenta、農化產業龍頭、作物保護、高經濟價值種子、基因改良作物、農業永續發展、生物能源、現代農業、全球市場佈局、農業科技創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