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社論】藉由東南亞國家協會及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平台推動台灣新南向政策

 

台經月刊

 

【社論】藉由東南亞國家協會及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平台推動台灣新南向政策

台經院  (2016/09/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9期》

   政府刻正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其主要訴求為加強台灣和南亞、東南亞國家的關係,新政策不只關注投資貿易的面向,更著重人與人、文化、教育、研究等多面向的交流,亦包括觀光及人才培訓。

成新南向政策之首要工作為理解南亞、東南亞國家對經濟合作的期待,在東南亞國家中,東南亞國家協(ASEAN)是個重要平台。「東協經濟共同體藍2025」是理解東協在經濟合作上的基,至於如何瞭解南亞國家的需求,應把重點放在南亞區域合作聯(SAARC)。因此,理ASEANSAARC重要的經濟議題,可進而構思我國如何ASEANSAARC建立合作關係。


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經濟共同體藍2025

根據東協經濟共同體藍2025聲明提出下列優先議題(1)個高度整合及凝聚的經濟體(2)一個有競爭力、創新、有活力的東協(3)加強連結及區域合作(4)一個適應力強、有包容力、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的東協(5)一個全球性的東協。

共同體藍圖於每項優先議題下,列出了如何達成目標的要,在第一個優先議題:「高度整合及凝聚的經濟體」,提出「提升價值鏈參與」要素,更準確地說,此要素是關於如何加強東協會員國在全球價值鏈的參與度。

第二個優先議題:創造一個「競爭力、創新、有活力的東協」,其要素是「生產力驅動成長、創新、研究、發展以及技術商業化」。準確的說,東協尋求研究發展及人力資源的投資來創造一個創新的東協。此外,東協更希望透過科學技術方(S&T)來提升微型、小型及中型企業的競爭力,另外也聚焦於企業家精神以及商業企業育成計畫。

第三個優先議題:「加強連結性及區域整合」,其要素是「運輸」,意即東協尋求創造一個完整、有效率、有競爭力的物流及多種模式的運輸系統,並確認人員及貨物可在東協國家內不受阻礙的移動。此外,「資訊及通訊科技」是提升此重點事項的另一個要素,東協呼籲跨越數位障礙,並保證各國會從採ICT中獲益。

第四個優先議題:「適應力強、有包容力、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的東協」,其要素是「加強微型、小型、中型企(MSME)在產業中的角色」。由於東協認MSMEs是東協經濟的骨幹,故提MSMEs的發展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東協尋求發展一個架構更嚴謹MSMEs計畫,以加MSMEs的競爭力、適應力,並確MSMEs在東協整合中的利益。此外,東協呼籲各國透過促進生產力、科技進步及創新,並同時創造產業集群,來提MSMEs的總體競爭力。另一個要素為「公私夥伴關係(PPP),東協希望提PPP提倡基礎建設的議程,目的為提供各東協會員國技術上協助的合作夥伴,以創造有利發PPP的環境,其中包括政策、法律、相關條約及政府地位。

第五個優先議題:加速發展「全球化的東協」,呼籲東協透過簽FTAs及綜合性的經濟合作條約,加強與全球其他經濟體的經濟合作。東協支持協商並締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RCEP)和東協香港自由貿易協(AHKFTA)。此外,東協透過加強貿易與投資合作計畫,尋求與非自由貿易協定國更緊密的經濟合作。


南亞區域合作聯盟18南亞區域合作聯盟高峰會聲明

南亞區域合作聯盟的會員國包含:孟加拉共和國、不丹、印度、馬爾地夫、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根據18SAARC高峰會聲明20141126~27日),南亞區域合作聯盟的領導人呼籲透過提升貿易、投資、金融、能源、安全、基礎建設、文化等,加強區域整合。

在連結性議題方面,聲明指SAARC會員國希望透過建造與升級道路、鐵路、運河基礎建設、輸電網路、通訊線路及空中交通系統,達成無障礙連結。目標是建立跨國界貨品、服務、資本、科技及人員有效率的流動。除此之外,在能源方面,領袖們呼籲加強能源生產、傳送以及能源貿易,其中包含水力發電、天然氣、太陽能、風力及生質能源;同時,亦強調農業及食品安全。領袖們尋求投資、研究、發展的提升以及科技合作,達成食品安全及永續農業的目標。同時,透過各國合作共同因應自然災害與氣候變遷,對南亞區域合作聯盟來說,健康議題相當重要,特別重視健康管理系統、新型疾病及非傳染性疾病;至於教育議題,則注重推廣技職教育以及提升教育品質。

在促進觀光方面,領袖們強調發展觀光對南亞國家的重要性。而在提倡文化方面,領袖們號召發展一條文化之路連接主要的佛教景點,並尊重東南亞地區的宗教聖地,例如伊斯蘭教、印度教、基督教及其他南亞國家主要宗教的接近機會。


提升ASEANSAARC會員國合作建議

藉由了解我國新南向政策、東協經濟共同體、南亞區域合作,可以發現我國與東協、南亞區域合作聯盟的會員國在諸多方面皆存有合作發展空間。首先,建議政府可進行廣泛調查,以確認哪些經濟議題對於東協及南亞區域合作聯盟是重要的。透過此調查,政府可以列出優先的合作對象與產業布局,使台灣可以在合作中發揮所長,扮演重要的角色。

其次,建議APEC當作加強與東協國家經濟合作的舞台,因為東協成員想推動的經濟議題往往APEC議題相似,例如全球價值(GVCs)、連結性、創新MSMEs的發展。進一步來說,我國APEC的計畫可以邀請來自南亞區域合作聯盟會員國的講者,藉以增加東協各國APEC的參與度。

新南向政策東協經濟共同體南亞區域合作全球價值鏈科技創新基礎建設貿易投資區域經濟整合MSME發展觀光合作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