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亞太區域經貿體系發展之前瞻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亞太區域經貿體系發展之前瞻

譚瑾瑜  (2017/01/20)    《台經月刊第40卷第1期》

2016年歐美政局變化影響全球及亞太區域經貿體系

2016年對全球推動經貿自由化是一大變化年。首先20166月英國舉行去留歐盟公投通過脫離歐盟,脫歐支持票1,741萬票,51.9%,過半數選民支持脫歐。2016713新首相梅(Theresa May)就職,預2017年年初啟動脫歐程序,依據「里斯本條約(Lisbon Treaty)50條展開兩年協商,預2019年正式脫歐,而歐盟在英國公投脫歐後持嚴厲態度,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Donald Tusk)表示歐盟希望儘早開始英國脫歐程序。英國將成為歐盟成23年來首個脫離歐盟的成員國,對歐洲整合造成沉重打擊,英國經濟政策、歐洲移民政策、福利政策等亦將有劇變,為全球金融、股票及外匯巿場帶來不明朗因素。

英國脫歐公投之後,義大利201612月舉行憲法改革公投,公投挫敗後民主黨倫(Matteo Renzi)總理下台,許多人擔心義大利的右翼民粹政黨或反移民聲浪再起,使義大利成為英國脫歐的翻版,進一步對歐盟分合憂心忡忡,有鑑於歷史悠久的歐盟都有崩解的隱憂,各界遂對區域經濟整合的未來產生不確定性與檢討聲浪。

除了歐盟因英國脫歐而陷入危機201611月反對跨太平洋夥伴協(TPP)的川(Donald Trump)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川普當選後,在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美會談後,隨即再次公開言明反TPP,肇使原本已經完成簽署TPP生效之日充滿變數。日本參議院雖於2016129仍然通TPP,支持日本加TPP,安倍晉三亦TPP成員喊話加速通TPP生效,然而其曾表示沒有美國TPP無意義,好不容易TPP完成簽署而塵埃落定的亞太區域經濟整合走向,再次充滿不確定性。

此外,川普在2016122與蔡英文總統通話,不但是台美斷交之後雙邊關係一大突破,更以「台灣的總統」稱呼蔡總統,並就台美經濟、政治、安全等議題交換意見,川普進一步於美國時間1211於福斯新(Fox News)訪問中,提及自己理解攸關台灣事務的「一中」政策,但也提出「除非我們在貿易等其他事務上與中國達成交易,否則我們為什麼受制於『一個中國』政策?」的想法,使得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於1212在記者會上表示嚴重關切,並表示「敦促美國新一屆政府和領導人充分認識台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繼續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慎重妥善處理涉台問題,以免中美關係大局受到嚴重干擾和損害。」很明顯地,美國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在川普當選之後亦產生變化。川普隨即於美國時間1213,正式提名與俄羅斯總統普(Vladimir Putin)好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執行長提勒(Rex Tillerson)擔任國務卿,各輿論興起一片美國是否會「聯俄制中」的質疑。

即將2017120日就任總統的川普,已201611月當選總統之日開始,就引2017年全球及亞太區域經貿體系的震撼彈。
 

亞洲崛起對於全球及亞太區域經貿體系之影響

TPP受到川普當選產生變數,但亞太地區希望深化區域經濟合作的意念很強,這是亞太區域經貿體系未來發展與歐美國家最大的不同,在歐盟及美國對於多邊區域經濟整合存有疑慮之際,日本不但努力呼籲各國完TPP之生效,原本亞洲地區相關區域經濟整合的推動仍持續進行中。

亞太區域經濟整合雖然發展較歐洲及北美洲為晚,但近年發展迅速,在東(ASEAN)及亞太經濟合(APEC)的基礎下,又衍生出亞太自由貿易(FTAAP),以及以東協為核心所發展出來的東協經濟共同(AEC)、五個東協加一協定、東協加三、東協加六,甚至進一步轉化出來範圍更大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RCEP)TPPRCEP近五年的發展,使得亞太地區國家紛紛選擇加入,兩者均參與的亞太國家重疊性高,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越南、澳洲、紐西蘭、日本等,未加TPPRCEP的國家只剩台灣、北韓與香港,可以看出透TPPRCEP的積極推動,亞太地區將更趨經貿自由化,也形成亞太區域經濟整合之競合關係。

TPP終止RCEP發展FTAAP戰略亞太經貿整合美中貿易競合新南向政策區域自由貿易全球供應鏈變革貿易保護主義經濟成長動能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