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APEC經濟體數位經濟發展機會與挑戰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APEC經濟體數位經濟發展機會與挑戰

王睦鈞  (2017/10/20)    《台經月刊第40卷第10期》

數位經濟重塑經濟與社會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OECD)2015年版《數位經濟展望(Digital Economy Outlook 2015)中,對數位經濟是這麼論述的:「由零售業到交通、教育、健康、社會互動和個人關係,它無所不在。資通訊技術整合了專業和個人生活,在個人、企業和政府部門之間無所不在,透過家戶、工作場域、公共空間及行動中的設備相互連結。」亦即,任何只要透過數據運算、網路連線所發生的商業行為、經濟活動,都可以視為「數位經濟」的內容。

數位經濟早已成為現代人的主要生活形態,繼農業社會、工業社會、服務業社會之後,又再度邁向數位經濟社會。在數位經濟社會中,資(data)成為新的關鍵生產要素,正如同農業經濟以勞動力和土地為生產要素,工業經濟以資本和技術為生產要素一樣。而UBERairbnb等共享經濟所帶來的新商業模式,可以瞭解數位技術正為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由創新理論角度來看,數位技術的創新和普及應用,正是推動數位經濟成長的核心驅動力。不僅數位經濟加速向傳統產業滲透,傳統產業亦要朝數位化、智慧化等方向轉型。

2016年世界經濟論(WEF)網路整備度指(Networked Readiness Index, NRI)報告即以數位經濟再創新為主題,倡議各國政府應重視數位經濟對各國產業、民眾、政府所帶來的影響。該報告指出,創新的本質不再侷限於技術層面,以無形資產為基礎的營運模式,如智慧財產、服務等也能帶來可觀的創新。營運模式的創新可能源於生活中的體驗,例airbnb;也可能源於本業的專業,而展延出的全新服務,例如亞馬遜的智慧人工助Alexa。但是,不論何種來源的創新,都必須仰賴政府提供一定水準的基礎環境,例如人才、法規、基礎建設等,才比較有可能讓這類創新發生。

亞太經濟合(APEC)作為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經貿合作論壇APEC如何看待數位經濟所帶來的機會與挑戰,以及如何衡APEC經濟體在數位經濟的發展概況,上述問題都可在本文內得到初步的解答。更重要的是APEC即將201711月提出APEC網路與數位經濟路徑圖(APEC Internet and Digital Economy Roadmap)的最終版本,因此也將研析該路徑圖的草案內容,及說APEC所建議的優先領域內涵。本文所整理研析的各項內容,期待不僅可強化國內對各項議題之認識,也能作為政府後續制定因應立場的基本資料。


數位經濟的機會與挑戰

數位經濟產生了許多新商業模式,為無數創業家創造了財富,但也對許多舊商業模式形成干擾,甚至取而代之。例如:隨著電子商務和電子書的出現,傳統書店的數量正在減少,計程車行業則是UBER包圍;更不用說,個人和中小企業可以使用亞馬遜或阿里巴巴等電子商務平台作為行銷利器,進入全球市場。數位經濟所帶來的機會可以展現在三個面向,分別是更低的經濟成本、更高的經濟效率、更加創新的商業模式,說明如下。

(一)更低的經濟成本

數位經濟有助於降低企業的成本,尤其是中小企業。比方說,中小企業可以運用雲端技術擴大經營規模,而不需要投資額外的網路基礎設施。使用先進的雲端技術也可以更有效率處理資安議題,而不需聘用數據安全專家。

(二)更高的經濟效率

數位經濟大幅降低交易成本,促使專業化分工日趨精細化,把更多過去由企業內部執行的工作任務,以外包形式透過專業化分工提升運行效率。例H&MZARA等品牌帶起的「快速時尚(Fast Fashion),在時尚界掀起革命旋風,為全球消費者帶來快速的新品週期與親民價格。未來的產品流程將不再只是企劃、設計、製造、販售,而需要借重數位科技對供應鏈進行一連串的改革。

(三)更加創新的商業模式

平台成為商業模式價值匯聚的核心,產業領導者如蘋果、谷歌、臉書與亞馬遜,基本上都是採取平台策略來打造生態系。傳統產業也積極向平台轉型,通用電氣公(GE)Predix物聯網平台和多樣工App應用,對航空、醫療、風力發電等智慧設備進行遠程監控和服務,大幅創造商業價值。

數位經濟在激發了無數創新和效益的同時,也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為有效研判各種挑戰APEC各經濟體的政策意涵及立場APEC參考全球網路治理委員(Global Commission on Internet Governance, CIGI)對網路層級架構的分類,提出網路生態系統的多層級挑(Multilayered Challenges to the Internet Ecosystem),便於讓各經濟體針對各項挑戰所涉及之層級與對應各國制度進行探討APEC所定義的多層級挑戰涵蓋五個層級,分別為基礎設施、邏輯、應用、內容、經濟與社會。

基礎設施層是指由路由(Router)、交換機、網際網路交換中心、傳輸設施如光纖電纜、物聯網結構和系統,以及各種類型的其他硬體。邏輯層包括:虛擬資源和技術標準、網際網路協(IP)地址和域名。應用層包括:任何可電子化的服務、軟體App、平台等。內容層是使用者最為可見的,包括:文字(簡訊、電子郵件、書籍)、音頻(音樂和語音通話)、圖片(照片、圖表)、影像(上傳影片、串流電影)和各種多媒體。經濟社會層是影響網路發展的商業和經濟環境,如各項政策(1)。

關鍵字: 數位經濟APEC數位轉型網路治理數位貿易數據安全數位基礎設施跨境電商網路生態系統產業創新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