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我國文化觀光發展概況與日本經驗之借鏡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我國文化觀光發展概況與日本經驗之借鏡

林昀嬋  (2017/09/20)    《台經月刊第40卷第9期》

   隨著我國逐漸邁入高齡少子化社會,高齡化與少子化將成為影響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等面向的重要因素之一,且在總人口數持數縮減的態勢下,也將影響我國整體內需消費市場規模。因此,未來若能透過吸引外籍旅客來台旅遊,將可望擴大我國消費市場。本篇文章將闡述我國發展文化觀光的概況,並進一步以日本政策與實際政策案例作為引導,說明日本如何在現今社會、經濟與文化轉變下,發展文化觀光,再次促進地方發展。

 

我國文化觀光發展概況與課題

   經由「我國文化觀光發展概況與供給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文化觀光提供類型部分,地方組織與地方政府因在地經營的關係,提供的文化觀光類型以文化資產觀光與其他文化觀光類型為主,而旅行社與旅遊電商則是因為帶領的旅客多為外縣市或國外旅客,故以當地文化為主的族群觀光或節慶觀光,則成為旅行社主要提供的文化觀光類型。在旅客概況部分,文化觀光雖為小眾市場,但透過訪談顯示我國近年來從事文化觀光的旅客確實為增加趨勢。而在量化調查部分,2013~2016年國人旅客的人次變化以增加趨勢為主,而外籍旅客的人次變化則多呈現持平。

   在影響文化與觀光能成功結合並推動的因素中,因旅行社與旅遊電商的主要業務為行銷遊程,而地方政府的主要任務則是行銷地方,故兩者在推動文化觀光成功的因素中皆選擇了「有效的文化觀光營銷/行銷方式」,而在地整合者長期著重於維護/活化地方與地方文化資產,多認為推廣文化觀光成功的因素會是「地方文化資源的保存、維護與加值」及「整合在地多元組織、部門參與」。在文化觀光資源整合效益部分,透過調查可知文化觀光資源整合者最常產生的效益為「與在地文化資源的連結」、「活動參與人數的增加」以及「周邊活動的產值增加」,顯示文化觀光資源整合對社會、經濟與文化資源累積有正向作用。

   在文化觀光發展課題部分,大致可區分為四項課題,分別是:(1)需持續強化文化內容,包含文化觀光活動多流於形式,需培養我國文化觀光獨特性、缺乏台灣文化與在地的連結、無形與有形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活化需持續強化(2)需強化文化觀光行銷/推廣能量,包含加強深度文化體驗的行銷與推廣、地方型博物館、美術館等設施,因預算縮編,行銷不易、配套遊程與景點創新的能量待強化(3)仍需加強文化觀光的支援,包含文化觀光企劃、宣傳人才供不應求與文化觀光相關配套建設待加強,如交通路線,周邊環境、接待外國旅客環境(4)需培育國人文化教育,強化一般民眾對我國本土文化的瞭解。

   整體而言,我國目前在文化觀光發展過程中,文化資產保存的課題仍需待文化部持續深化解決;而目前具能量的文化資產則需透過文化部引入公私部門資源,運用各項文化觀光轉化機制(例如:文化內容的強化、科技的應用、有效宣傳管道的應用等)提升文化資源的觀光吸引力。此外,已成為文化觀光資源的文化,則需藉由文化部與交通部觀光局的國際行銷能力,吸引外籍旅客前來,促進我國文化觀光市場的成長。


日本的總合特區政策

   日本在2010年時提出「總合特區」概念,總合特區主要是因應產業結構、國際競爭力以及經濟社會情勢(如:高齡少子化)快速改變之下,為強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活化地域以及持續提升日本經濟社會的活力而提出的政策。此政策的資源將優先集中在計畫可被高度執行的地區,並且依照計畫的差異,區分為國際戰略總合特區與地域活性化總合特區(附表)。基本上,總合特區制度的目標是希望(1)成為解決政策課題的突破口(2)最大幅度運用地域的資源、知識,積極振興地方。

文化觀光文化資產保存地方創生國際行銷總合特區日本經驗旅遊推廣觀光資源整合政策借鏡跨部門合作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