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政經瞭望】新加坡創業政策的兩項法寶:科技創新驗證與創業聚落
廖淑君 (2016/04/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4期》
根據COMPASS (Startup Genome)之「2015全球創業生態系排名」(Global startup ecosystem raking 2015,注1),新加坡之排名為第十名,約有2,400~3,600家的新創科技事業在當地,它是除歐美地區城市外,唯一擠進前十名的亞太地區城市(但此報告不含中國、韓國與日本)。究其原因,除了新加坡本身就是全球知名的金融中心之外,許多利害關係人認為新加坡政府在創業政策上對創業聚落的支持是很重要的原因。該報告同時指出新加坡在資金(funding)方面(主要是創業投資的量與募集資金的時間)的評比是全球第九名。
新加坡政府由上到下對創業都相當支持,且亦因應各產業之發展,而有相對應推動做法。新加坡總理辦公室之國家研究基金(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NRF)推動研究、創新與企業國家架構(National Framework for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透過投資與補助措施,企圖將實驗室研發成果商業化進而產生新創公司(注2);新加坡資訊發展局(Info-communications Development Authority of Singapore, IDA)本於智慧國家(smart nation)政策之推動,透過IDA實驗室(IDA Labs)、IDA驗證(Accreditation@IDA)、加速器等,支持與智慧國家政策之實現有關的創業(注3)。同時,新加坡設有專責機構,負責推動創業,隸屬於貿易與產業部(Ministry of Trade and Industry)的新加坡SPRING負責推動創業,針對創業之不同階段,給予不同的協助(圖1)。
圖1 新加坡SPRING之創業協助措施
以下首先就新加坡之創業概況進行介紹。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型國家,企業家數總數不到20萬家,並以中小企業為主。但是,新加坡之創業活動相當的活絡,根據「全球創業觀察2014新加坡報告」(注4),每100個人當中有11人正投入創業或為成立3.5年之新創事業。稍後,方就新加坡創業政策與措施進行介紹,其政策或措施可謂以打造一個友善的創業生態聚落為主,從對於創業家的協助,尤其是考量創業資金與創意實現之協助,至創業服務提供者之協助與鼓勵,以及相關基礎環境的充實都相當聚焦。
新加坡創業及環境概況
根據新加坡統計部(Singapor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的資料,於2014年時,在新加坡約有189,000家企業,其中有99%為營收不超過新加坡幣100百萬元(約新台幣2,300百萬元)或員工不超過200人之中小企業(注5)。雖然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型國家,企業家數總數不到20萬家,並以中小企業為主,但是新加坡之創業活動相當的活絡,根據「全球創業觀察2014新加坡報告」,新加坡早期創業比率(total early-stage entrepreneurship rate)達11%,即每100個人當中有11人正投入創業或為成立3.5年之新創事業,僅次於美國、澳洲和加拿大之後,其年齡層介於35~44歲者最具創業熱忱,占比達14.1%。每季新加坡都有上萬家的新創事業設立,根據私人機構Hawksford Singapore之調查(注6),2015年第四季時有16,000多家的新事業設立登記;同時,根據前揭機構之調查,新加坡之新設立事業的產業分布,整體來看以批發貿易居首,其次為金融服務,營運總部或管理顧問則居第三。
新加坡創業、創業政策、孵化器計畫、創投資金、創業補助、智慧國家、創業聚落、科技創新驗證、稅捐優惠、國際創業環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