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景氣特別報導】洞燭機先,前瞻景氣趨勢——2016年經濟景氣趨勢研討會側記

 

台經月刊

 

【景氣特別報導】洞燭機先,前瞻景氣趨勢——2016年經濟景氣趨勢研討會側記

整理/許芬鈴、攝影/亢乃欣  (2016/01/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1期》

img1 
 

台經院王志剛董事開幕致詞

 

本院於2015115假台灣大學霖澤館國際會議廳,舉行一年一度的2016年經濟景氣趨勢研討會」,會中主要安排四項重要議題。

首先由台經院林建甫院長分享「新平庸時代來臨 台灣經濟何去何從?」剖析台灣的機會與挑戰,以及建議重啟南向政策,帶領景氣走出困境;其次為景氣預測中心孫明德主任主講「洞燭機先 前2016年景氣趨勢」,分析全球經濟成長復甦力道不張,以及台灣經貿與全球連動的關係;再者由龔明鑫副院長分享「掌握整體產業趨勢,啟動未來致勝關鍵」;最後在產業的脈動與趨勢面向,則由產經資料庫劉佩真副研究員為與會貴賓拆解2016年台灣房地產走勢之關鍵分析」。
 

img2 
 

研討會合影,(左起)林建甫院長、王志剛董事、孫明德主任、劉佩真副研究員

 

新平庸時代來臨,台灣應何去何從?

台經院林建甫院長以「新平庸」的觀點,正式切入該場研討會的首發議題。林院長指陳2015年全球經濟雖可望緩步成長,惟成長力道仍不強勁,並引IMFChristine Lagarde日前的警告,全球可能步入新平(New Mediocre)時代,潛存「低信心、低成長、低通膨」的風險因素。

 

img3 
 

媒體採訪林建甫院長

 

觀察金融危機帶來的全球經濟衰退,2008~2015年施QE政策歷時八載,美日歐合計注入七兆美元,加計中、俄、印度、巴西等開發中國家的印鈔救市,全球中央銀行約增加近十兆美元,追溯源頭直指葛林斯潘大降息所致。有鑑於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是一把雙刃劍,長期來看埋下通脹的隱患,不僅黃金、原物料價格直直上,投資家更利用財務槓桿賺大錢,由於市場波動大幅增加,但在經濟增長停滯的情況下,全球無一倖免的共同面對「不再甜美的經濟果實」。

而中國1979年施行改革開放,以出口、投資驅動經濟超高速成長,惟出口主動能受到主要經濟體景氣不佳的波及,致使2015年中國經濟成長率跌7%,出口轉趨疲軟,遂採貨幣貶值措施以救經濟,卻又因此造成全球景氣的巨大震盪。而中國政府多年來亦積極擴充內需、大舉投資建設,近年亦開始衍生地方債等後遺症。

面臨新平庸時代的來臨,台灣可力推傳統人文、美學、書法等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增進文創利基,亦可善用自由經濟示範區,將金融服務納入示範區內,以法規鬆綁、吸引人才、資金到位及擴大市場規模方式,讓金融業走出去,打進亞洲盃、前進世界盃。


一帶一路的灘頭堡:東南亞

我國政府1994年起已推動三次南向政策,台商在東南亞立足深耕已久,由於中國生產成本不斷墊高、東南亞占我國出口僅次於中國,因而部分台商將該區域視為下一個生產基地,而將投資移向東南亞。以目前時機來看,政府應再度重啟南向政策,將東南亞納入我國參與一帶一路的灘頭堡。


洞燭機先 前瞻未來

2015年經濟成長表現,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孫明德主任表示,台灣受國際油品持續下跌、中國衰退幅度超過預期、國際市場動盪不安等三大因素的影響,除增加我國經濟風險程度的升高,亦2016年第一季能見度不佳。

 

新平庸時代台灣經濟全球貿易南向政策美國升息中國經濟產業轉型房地產市場房地合一辦公室租賃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