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院長觀點】正視台灣無法吸引FDI的事實

 

台經月刊

 

【院長觀點】正視台灣無法吸引FDI的事實

林建甫(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2016/02/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2期》

   繼201510月底中國紫光集團擬入DRAM測大廠力成12月底再度宣布擬入股矽品、南茂等台灣封測大廠,引起半導體市場沸沸揚揚。合計三筆投資總金額高達新台882億元,規模空前,超2014年陸資來台總和。但負責審查案件的投審會表示,這三家台灣半導體封測廠都是我國重要產業,基於國家安全的考量,全部通過的可能性極低。

   由於兩岸特殊關係之因素,導致陸資來台障礙重重,然外人直接投資(FDI)有力促進經濟發展,台灣應該積極另覓他途。特別是近年來台灣吸FDI的表現十分遜色,遠遠落後亞洲各國。根20156月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UNCTAD)公布《世界投資報告》資料(12014年台灣吸FDI的金額28億美元。反觀中1,285億美元(不含港澳)、香1,033億美元、新加675億美元,台灣相差甚遠。就連東南亞國家,例如:泰126億美元、越92億美元、菲律62億美元,吸金力道都比台灣大。台灣僅僅只有領先緬甸、寮國、外蒙、北韓等國家。

 

1  亞洲國家外人直接投資概況

 

   FDI是指投資者將資金投入到其他國家的設廠生產或設店經營等投資行為。因此,FDI流入愈多,不僅代表外資愈看好該地區企業發展潛力,同時更帶動國家經濟成長動能。過去台灣透FDI帶來技術,並與國際市場接軌、擴展國際貿易,對內誘發學習效果,強化經濟競爭力,也增加就業機會、提高國民所得,促進經濟繁榮。

   與FDI容易混淆的有外人證券投(FPI)和外人其他投(FOI)FPI是指外國資金進入當地證券市場的投資FOI則是外資對企業放款FDI的目標看重的是當地經濟成長前景,因此不太可能因短期因素就一夕間大進大出FPIFOI為敏感且容易移動。

   世界各國對吸引FDI往往不遺餘力,值得台灣引以為鑑。舉凡中國為擴大對外開放與促進外商投資,商務部20151月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投資法》,同時積極建立上海、天津、廣東、福建四大自由貿易試驗區,誘使更高水準的外資進駐中國。越南政府20157月公布51種產業禁止民營的壟斷行業放寬到只剩下六種,同時未來將提供外商在稅務與土地上更多優惠措施,雄心壯志地要2016年時成為亞FDI流入前四名國家。

   另外,連續十年蟬聯全球經商環境最友善地區冠軍寶座的新加坡,更展現招商引資一流功力,不僅由政府經濟發展局為外商量身訂做客製化服務,更高薪挖角高階人才,在政策作多的情況下,自然吸引FDI一年流入600億美元。

   然而,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資料(2015),對比台灣15FDI趨勢情況(23),台FDI的流入除2007年達77.69億美元的高峰後,從此一路往下滑2009年大幅縮水28.05億美元後,甚至2011年因凱雷AIG、美商大都會等撤出,還出現19.6億美元2010~2014FDI流出卻是年年超過百億美元,顯示外資逐漸對台灣失去興趣,不願意來台進行經濟投資。

 

外人直接投資FDI流入經商環境投資審查區域經濟整合TPPRCEP產業競爭力法規鬆綁經濟發展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