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產業動態SNG】儲能新領航實現淨零新時代

 

台經月刊

 

【產業動態SNG】儲能新領航實現淨零新時代

吳恆毓  (2023/01/05)    《台經月刊第46卷第1期》

我國淨零政策規劃中,將電力系統與儲能納入關鍵戰略,而未來儲能主要應用於電動運具及大型儲能系統兩大領域。台灣因受限於市場因素,在電池生產成本方面無法與中美等規模經濟國家競爭,然在電池材料方面有較大優勢,可著重發展新型電池材料與技術。此外,由於大型儲能系統需考量再生能源建置方式與地點,建議釐清國內整體儲能需求與利基之處,以利後續推動我國大型電網儲能發展。

全球淨零趨勢下,電力能源跨領域耦合至關重要。因此,我國淨零政策規劃中,將電力系統與儲能納入關鍵戰略,預計推動分散式電網並強化電網韌性,擴大儲能系統設置並發展儲能關鍵技術。而未來儲能主要應用於電動運具及大型儲能系統兩大領域。本文將依據未來儲能主要應用兩大領域,分別探討其國內外技術發展及實際應用案例,以期解析未來儲能發展之挑戰與契機。

全球淨零碳排趨勢下,電動運具發展成為各國重要綠能政策擬定方向,台灣預計2030年可邁向全固態電池應用市場。國內創新電池研發案例包含:輝能科技開發全球第一款固態鋰陶瓷電池、鴻海MIH聯盟固態電池研發。

電動運具儲能技術發展

依據國際能源總署(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提及全球儲能安裝技術,可歸納三大類,包含:(1)機械式儲能:抽蓄水力、壓縮空氣及飛輪儲能;(2)電化學儲能:鋰電池、鉛蓄電池、鈉硫電池及液流電池;(3)電磁式儲能:超級電容。其中,電化學儲能為全球高度關注且快速成長之儲能技術。

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hina Energy Storage Alliance, CNESA)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全球電力儲能項目累積裝置量規模達209.4吉瓦(GW)。抽蓄水力為全球主要採用技術,占比達86.2%;其次為新型儲能,占比達25.4吉瓦(GW),又以鋰電池為主導技術,市場占有率超過90%(圖1)。因此,以下將針對鋰電池技術,探討國內外技術發展趨勢及其應用案例。

 

 

1 2000~2021年全球儲能累積裝置量規模
 

img1 


資料來源CNESA (2022), Energy Storage Industry White Paper 2022、本研究繪製。

儲能技術淨零排放電動運具鋰電池電力系統再生能源固態電池電池回收能源轉型政策支持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