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有線電視產業數位化之機會與發展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有線電視產業數位化之機會與發展

劉瑋婷  (2008/09/05)    《台經月刊第31卷第9期》

有線電視透過有線的媒介直接穿透家戶的籓籬,成為一般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資訊提供來源,因此有線電視於媒體仲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台灣目前在有線電視數位化的推動上所面臨的問題包括:有線電視與電信之競爭與差異管制、大碗公收視文化使得分組付費落實困難等;不過有線電視數位化所帶來的好處亦不容小覷,數位化後提供更多頻寬與HD之播出、加值服務、個人互動式節目單、節目內容播送安全等。有鑑於此,有線電視數位化未來應建立良好分組付費機制、加強宣導數位政策開發使用需求、開發創新營運模式促成新商機,及政府政策的支持與輔導。


數位轉型的一大推手

過去限於威權統治的時代,民眾資訊的取得受到相當的限制,但隨著各種媒體的開放,社會大眾已經可以由許多多元的管道取得所需要的資訊。然而不可否認,有線電視透過有線的媒介直接穿透家戶的籓籬,成為一般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資訊提供來源,截至目前為止它仍然在媒體仲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根據2008年6月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向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申報之訂戶數統計資料顯示,有線電視之普及率達63.09%,全國總收視戶達478萬戶,有線電視成為民眾日常生活中取得資訊來源不可或缺的一環;有線電視基礎設施至今已推動15年,並成為電視傳播中最主流的媒介,也是寬頻數位匯流傳送至各個家庭最基本、最普遍的管道。可惜的是台灣的有線電視一直無法發揮最大潛力,成為數位視訊及新一代寬頻通訊之推手。台灣有線寬頻產業協會(CBIT)與Media Partners Asia(MPA)發表之寬頻數位匯流:有線電視在台灣所扮演的角色產業白皮書指出,台灣的有線電視業者可望扮演數位化轉型的一大推手,於2013年將台灣數位電視普及率提升為80%,屆時此一變革可望創造40億美元的經濟效益,無論是就業機會、內容製作、基礎設施投資乃至於消費市場的競爭與選擇,都將因此受惠。

 

有線電視數位化發展現況

台灣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的崛起最早可追溯到西元1969年,自1994年有線電視合法經營化之後,已經被一般家庭視為娛樂與生活的必需品。國內有線電視服務的供應,係由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將頻道商所提供的訊號,以衛星接收的訊號、自製節目或購入節目,經頭端機房、轉頻設備等,將節目影像透過同軸電纜或光纖網路,傳輸至客戶家中供客戶收視。儘管有線電視一直是台灣最主要的視訊平台,大多數之系統業者卻仍未於基礎設施進行進一步的投資,因此無法提供消費者更多樣、更高品質的數位視訊或高速網路服務。

(一)有線電視數位發展成為必然之趨勢

自中華電信經營MOD後,有線電視市場外在環境產生了巨大變化與強大的競爭壓力,嚴重衝擊我國通訊傳播產業全面朝向數位匯流發展。根據NCC規劃的有線電視數位化進程:2008年起開始推動第一階段,預計在2008年底將台北縣市、台中及高雄市等四大縣市完成兩成數位化;第二階段將於2009年推動西部經濟地區的數位化;第三階段則於2010年推動離島及偏遠地區的數位化,希望於2011年北市可完全數位化。全數位化訊號切換時點方面,以光節點區域內數位訂戶達九成作為切換比例,若業者能提出保障消費者的有效措施,切換比例可降至八成五;不過,在全面回收無線電視類比頻道前,仍須保留依法規定必載及免費提供的無線電視類比頻道。

(二)有線電視數位訂戶數現況

在有線電視對於數位化的投入而言,有線電視自2003年起投入有線電視數位化之推展,經過多年的努力推廣,於62家業者中計有28家業經核准經營數位加值頻道(實際已推出數位服務者共計有22家),頭端數位化比例達五成,分布於16個縣市。就末端數位化部分,我國有線電視總收視戶數為4,558,234戶,數位機上盒戶數為156,801戶,數位服務普及率3.44%(不含中華電信)。儘管政府明確宣示要在2013 年實施台灣有線電視全面數位化的目標,但截至目前為止,有線電視仍有極大之努力空間(見附表)。

有線電視數位化數位轉型分組付費互動服務高畫質頻道加值服務政府政策寬頻數位匯流營運模式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