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動態SNG】鎖定水產養殖業投資新跳板——以我國投資中美洲吳郭魚產業為例
陳奕鈞 (2007/04/09) 《台經月刊第30卷第4期》
海洋生物中的水產資源提供許多國家一個重要及日增需求的蛋白質來源,其中全球水產品供應量的1/3來自水產養殖業。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結果顯示,2006年全球養殖漁產品消費量(約4,550萬公噸),在過去26年間已成長近五倍,現已占全球漁產品總消費量的43%,而其消費需求量仍在成長中,估計2030年時全世界的魚類產品需求量將達到8,000萬公噸。而FAO相信這些成長的主要供應來源將會是水產養殖,1998年的統計資料中便指出,全世界養殖魚類的產量便已占了全球海鮮供應量的31%。
吳郭魚(Oreochromis spp.,Tilapia spp.),由於生活史短,對病害的抵抗力及適應能力強,易於捕撈、搬運,可高密度養殖,屬於雜食性魚類,肉質細嫩且無暗刺,是開發中國家的重要動物性蛋白質來源之一。
吳郭魚皮為其副產品亦有多種應用用途,明膠為源自動物的皮、骨骼及筋鍵等結締組織,常用的來源為豬皮、牛皮、魚皮、骨膠等等,經酸或鹼處理後以熱水淬取的蛋白質。明膠可應用於各類點心或食品中作為增稠劑、安定劑、凝固劑、營養劑、發泡劑等食品之用途,於工業上可作為懸浮與黏著用,而在醫學上可應用於製造膠囊。而魚皮所產膠原蛋白,亦可應用於化妝品上。
台灣吳郭魚產銷業者以美國市場為主,若能在現有的農業生技基礎上,把傳統農業生技和新興農業生技配合起來,並以臨近美國之中美洲為跳板,搶占美國吳郭魚之生鮮魚片市場,必可再創產業新高峰。
故本文將探討吳郭魚產業在台灣、美國及中美洲之發展現況,以供吳郭魚產業海外投資之參考。
全球吳郭魚(Tilapia)市場的展望
就吳郭魚之世界貿易量而言,主要的出口國家為台灣、中國、泰國及印尼四國。自1993年至2000年間台灣曾經是全球吳郭魚冷凍加工出口國的領導者,2001年才被中國超越。2003年全球吳郭魚產量高達165萬公噸,以世界生產量排名而言,中國高達70萬公噸(占42.46%),其次為埃及20萬公噸、菲律賓、墨西哥、泰國,台灣排名第六。
而2004年全球吳郭魚產量高達200萬公噸,年成長率為22%,世界生產量排名而言,中國高達90萬公噸(占45%),其次為埃及(11%)、菲律賓(6%)、墨西哥(6%)、泰國(5%),台灣(5%)排第六名。中美洲的哥斯大黎加、宏都拉斯亦各占1%(詳圖1)。
吳郭魚產業、中美洲投資、台灣養殖業、出口市場、微笑曲線、生鮮魚片、農業生技、品牌行銷、附加價值、美國市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