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投資人力資本、發展數位時代下所需人才
王聖閔 (2020/05/08) 《台經月刊第43卷第5期》
人力資本是經濟發展的重要要素,各項事物的進行都需要有相對應的人才,不只是高科技研發人才,各產業也要維持平均發展,才能支持國家的平穩。因此,投資人力資本實為國家在各方面持續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與國家發展息息相關。
勞動市場的發展會跟隨著經濟發展狀況衍生而來。一般而言,當人力資本出現不足的情況,原因之一就是學用落差。當人力供需出現失調,形成人才培育的需求及供給上無法契合,這是數量上落差所造成的供需失衡。而學用落差則是人才培育之品質問題。由於國家的產業環境快速變遷,產業界所需求之人才及專業技能也隨之快速改變,若人才培育設計未能及時調整,產學發展未能緊密結合之下產生學用落差,即會造成人力資本不足的現象。例如:新興市場國家在主要產業逐漸由製造業轉型成服務業,或是轉往更高技術門檻的製造業時,若是人才培育無法符合服務業需求,產業轉型將會遇到很大的阻礙。另一方面,基於技術進步與節省人力成本的考量,製造業自動化也是改變整體勞動市場結構與需求的重要影響因素。
在數位時代下,技術的進步不只是勞工需要學習市場所需的技能,更有人工智慧、自動化和機器人等科技進步所創造的新工作機會。但是,因科技進步而失去工作機會的勞工,卻可能無法獲得返回職場的機會,因為勞工擁有的技能可能無法滿足未來需要,新獲得的技能也可能很快就不符合市場需求。若沒有持續採取行動,數位經濟的發展反而會擴大地域及性別上的落差。
依據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報告,顯示在科技持續進步與網路互通有無的潮流下,各國將面對工業自動化所帶來不同程度的風險,開發中國家有將近2/3的工作將有被自動化取代的風險。APEC經濟體亦不例外,尤其越南因就業市場高度依賴勞力密集產業,預估將有70%的勞動人口受到衝擊,這也是越南特別重視該議題的原因。
在全球供應鏈之發展及跨境移動下,APEC的經濟體除了共同面對數位經濟與自動化之挑戰,數位時代帶來投資者對技術轉型及勞動技能之需求,亦影響勞動者之社會安全保障與就業,為各經濟體轉型發展所必須面對的問題,亦被各經濟體所關注。
APEC會員包含已開發及開發中經濟體,已開發經濟體的產業發展相對較為成熟,產業人才的培育系統相對完整,產業及所需的人才也較能契合。反觀開發中經濟體面對國內整體產業轉型之際,不論是進階技術人才或產業轉型所需的人才需求,在在都是挑戰。兩者的落差突顯示出人力資本投資議題對亞太區域發展的重要性。
APEC重視透過數位經濟與科技促進包容性經濟參與
在日益變遷的國際化時代下,知識、品牌及人力資本等無形資產已是企業提升本身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其中又以人力資本為活絡並創造企業價值的首要因素。現在企業經營真正的決勝點就在於關鍵人才的培養,提高人才競爭力才能拉開與競爭對手距離;若想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則必須強化人才培育。
2020年APEC主題為「優化人民潛力、共享繁榮未來」(Optimising Human Potential towards a Future of Shared Prosperity)。在「共享繁榮、人民、未來」三大核心概念之下,馬來西亞規劃三大優先領域,包含:「強化貿易與投資之論述」(Improving the Narrative of Trade and Investment)、「透過數位經濟與科技促進包容性經濟參與」(Inclusive Economic Participation through Digital Economy and Technology)及「驅動創新永續」(Driving Innovative Sustainability)。透過數位經濟與科技促進包容性經濟參與優先領域包含六項重點項目,其中的「工作的未來」(future of work)項目,正是討論勞動市場的性別不平等、青年就業,及數位時代下的低技術門檻與低薪工作等人力發展問題。
APEC、數位經濟、包容性成長、學用落差、產學合作、技能培訓、技職教育、全球競爭力、人力資本、數位轉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