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由台灣角度展望未來:台灣會展產業的觀察與建議
採訪.整理/胡楷翊 (2008/01/11) 《台經月刊第31卷第1期》
林茂廷簡介
學歷:‧台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畢
現職:‧台北市展覽暨會議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亞洲展覽會議協會聯盟副會長
‧台北內湖科技園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台北市政府觀光委員會委員
‧展昭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會展業具有多元整合的特性,可帶動週邊產業形成龐大的產業關聯效果,世界主要國家莫不競相爭食這塊極富商機的市場。而屬於萌芽階段的台灣會展產業,該如何學習西方列強的長處,以開發隸屬我國的藍海方略?同時在中國會展產業崛起的夾擠之下,政府與業者又該如何攜手合作,以期開展自我的潛力並擬定全方位的策略,在國際舞台上與強大的對手們一較長短。
舉辦國際展覽的成功要件
展覽是一個交易平台,各方人馬都想爭取這個交易市場,導致競爭十分激烈。但是一個地域或城鎮須具備以下幾個要件,方能舉辦一個成功且令人激賞的國際展覽:
1.擁有堅強研發實力
例如我國在汽機車零配件、自行車零配件的研發實力強大,每年世界各國買家若想大量採購,既要樣式多、產品好,又要價格便宜,就非來參觀我國的展覽不可。
2.擁有強大的內需市場
例如中國大陸,當地買家很多,因此全世界的賣方(製造商或代理商)就會湧入,因為那裡有生意可做。
3.辦展的城市是一級的國際城市
交通要便利不用轉機,食宿要舒適便宜、簽證要簡易方便,如果能順道觀光更好。
4.政府的支持
因為政府若對會展活動支持,政府資源就會挹注進來,後續的經費補助、簽證協助或針對展覽特別規劃的獎勵方案等,皆可支持當地展覽的發展。
5.業者的團結
國內業者須大力團結,鞏固展覽留在當地。不但自己參展方便,還可以就近邀請國際買家來參觀工廠或企業總部,對交易的促成無疑是一股巨大的助力。
以上幾點是構成一個國際展的支撐力量,每一項都是正向力量,構成要素愈多,愈能夠成為一個國際大展。
會展產業、MICE、國際展覽、B2B市場、城市行銷、南港展覽館、產業發展、政府政策、國際競爭、藍海策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