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國際政經瞭望】解構創業生態系統的關鍵力

 

台經月刊

 

【國際政經瞭望】解構創業生態系統的關鍵力

戴彗紋  (2021/09/09)    《台經月刊第44卷第9期》

創業一直被視為是提振經濟復甦的利器,各國政府積極制定各項鼓勵創業的措施或法案,以創業精神和創業活動作為經濟成長的關鍵驅動因素,各國近年也同樣致力於塑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以期透過高成長創新導向活動帶來新的產業發展,如韓國、新加坡等就透過政府大動作的創業政策推動與革新,讓內部創新創業環境更加完善,並使該國創新活動逐漸於世界嶄露頭角。

然而,隨著科技的躍進與數位經濟的崛起,以及全球創業熱潮帶動下,「創業生態系統」(Entrepreneurial System)吸引諸多學者的研究探討與對話。除了學術界中的廣泛討論與關注的同時,許多國家或城市的官方或非官方機構紛紛推出營造創業環境,或是健全新創生態體系等調查報告或政策,包括:政策補貼、創業競賽、展會、鼓勵交流媒合等方式,誘使資金、人才、知識的集中,並引導市場機制篩選出優秀的新創企業,進而帶動經濟與就業。這也使得「創業生態系統」或「新創生態系統」成為當代許多國家推動創業政策的主流關鍵字(Feld, 2012; Isenberg, 2011; Jain, 2016)。

 

什麼是創業生態系統

創業生態系統可以拆解為「創業」與「生態系統」,前者是強調創業家精神(Entrepreneur),新創團隊(Startup)是指個體利用或發掘機會以在市場上賺取利潤的一個過程,發生在企業從成立到結束的生命週期中各個階段,重點在於創業者個體行為。

而「生態系統」(Ecosystem)的概念,最早是劍橋大學生態學教授A. G. Tansley於1935年提出的,他提出「生態系統」一詞,到目前已經被許多領域所廣用,甚至至今仍成為報章雜誌的流行用語。依照維基百科的解釋,「生態系統」的解釋是:指在一個特定環境內,相互作用的所有生物和此一環境的統稱。此特定環境裡的非生物因子(例如空氣、水及土壤等)與其間的生物之間具交互作用,不斷地進行物質的交換和能量的傳遞,並藉由物質流和能量流的連接,而形成一個整體,即稱此為生態系統或生態系。

然而,生態系統這個概念廣泛運用在商業研究中,「商業生態系統」這個名詞最早由Moore提出,並將商業生態系統的生命分為四個階段:(1)誕生(Birth);(2)擴張(Expansion);(3)領導(Leadership);(4)自我更新(Self-Renewal)。在每一個階段中,企業各有不同的競爭以及合作上的挑戰,並應該採取不同的管理行動(Moore, 1993)。

「創業生態系統」的概念則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對於產業聚落的研究和國家創新系統發展的研究(Tim Mazzarol, 2014),在一個地區或一個行業的經濟發展背後是一個創業體系,創業體系的品質對於一個地區的經濟表現至關重要(Olav R. Spilling, 1996)。

創業生態系統新創企業創業政策產業聚落創業支持生態演化資源整合創業家精神創育機構創業熱點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