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亞洲地區吸收外人直接投資的新趨勢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亞洲地區吸收外人直接投資的新趨勢

趙蓓文(作者為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國際投資室副主任)  (2008/05/05)    《台經月刊第31卷第5期》

直接投資流入量繼續成長

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2008年1月發布的資料,2007年全球外人直接投資額突破1.5兆美元,再創歷史新高(注1)。其中,亞洲和大洋洲地區吸收外人直接投資連續六年出現成長,呈現出不斷上升的態勢。從資料分析來看,全球外人直接投資的流入量從2002年的6,220億美元成長到2007年的15,370億美元,保持了平均21.11%的年成長率,而亞洲和大洋洲地區發展中經濟體外人直接投資的流入量從2002年的984億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2,770億美元,達到平均23.72%的年成長率(注2)。亞洲和大洋洲地區發展中經濟體吸收外人直接投資的成長速度超過了世界整體水準,成為全球外人直接投資的一個新的成長點。

進一步的分析表明,與歐洲發達經濟體相比,亞洲和大洋洲地區發展中經濟體吸收外人直接投資較為穩定。雖然從年平均成長率來看,2002~2007年間歐洲發達經濟體的年平均成長率達到26.29%,略高於亞洲和大洋洲地區,但波動性很大(詳見表1)。這一趨勢將繼續保持到2008年以後。這是因為,發達經濟體外人直接投資的成長與衰退與全世界幾乎是同步的,但發展中經濟體卻具有不一致性。由於受到美國次級房貸危機、美元匯率波動以及世界經濟不平衡等因素的影響,全球外人直接投資的成長趨勢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但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在經濟周期上的不平衡性卻使得外人直接投資流入量仍將保持繼續成長。

 

1 2002~2007年選列區域的外人直接投資流入量年成長率

 

地區分布呈現分散化趨勢

在亞洲,長期以來外人直接投資的地區分布一直具有不平衡性。表2的資料顯示,在1995到2000年期間,大部分的外人直接投資都流入了東亞,大約占到整個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外人直接投資流入量的66.8%;其次是東南亞,大約占到26.4%;而西亞和南亞的外人直接投資僅占整個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外人直接投資流入量的3.1%和3.7%。
       進入21世紀以後,這一趨勢開始發生變化。從2001年到2006年,東亞在整個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外人直接投資流入量中的占比逐年下降,從2001年的69.7%一直下降到2006年的 48.5% ;西亞和南亞的流入量迅速上升,其在整個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外人直接投資流入量中的占比分別從2001年的6.3% 和5.6%躍升至2006年的23.1%和19.9%,幾乎與東南亞相當;東南亞則基本沒有發生變化。這是因為,全球跨國併購浪潮的興起使得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以及一些海灣國家成為跨國公司青睞的投資對象,由石油價格上升所帶動的經濟成長以及金融部門的私有化也為西亞地區吸收外人直接投資提供了良好的投資環境,由此引發了外人直接投資的大量流入。可見,亞洲地區外人直接投資地區分布分散化的趨勢逐漸形成。

亞洲FDI外人直接投資經濟全球化投資區域分散新興市場產業升級服務業投資製造業轉型外資政策投資環境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