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赤道上的希望之鑽——印尼
李玲瑜 (2007/06/06) 《台經月刊第30卷第6期》
過去五年,因為新興市場活潑的經濟成長力,以及後續的發展趨勢,已使得投資金磚四國(BRICs)和「後BRICs」11國(或稱Next-11)成為顯學。2006年日本BRICs經濟研究所又提供未來新興市場的新想像圖貌,即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及阿根廷組成的「VISTA」五國的概念,象徵著蓬勃新興市場所帶來的機會無限美好。而在「VISTA」五國當中,印尼的經濟實力和前進的速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2006年印尼的股市表現位居世界第三,其出口及經濟的快速增長,帶動了雅加達股價指數上升55%以上。
過去很長一段歲月,印尼因為政局紛亂、政策無法獲得有效整合,國力疲弱不振,曾被戲謔為「東南亞長年『病夫』」;近幾年則因為極端伊斯蘭教的恐怖行動頻傳,又使得印尼蒙受「國際恐怖主義天堂」之譏。那麼,印尼這個領土面積廣大、人口數眾多的東協(ASEAN)主要會員國,今後是否能真如日本BRICs經濟研究所預測一般,轉身成為明日閃亮的「VISTA」國家?
人口眾多和資源豐富有優勢
印尼總人口數2億4,500多萬人,係東南亞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國,其龐大的消費市場潛力可見一斑。加上印尼的地緣戰略地位特殊,全國領土由1萬7,000多個島所組成,地處印度洋和太平洋、亞洲和澳洲之間要衝,赤道貫穿其全境,占據重要的地緣戰略位置。
另外,印尼還是個天然資源豐富的國家,受到火山地形與熱帶氣候的影響之下,土地十分肥沃,物產及天然資源甚為豐富,素有「熱帶寶島」之稱。其中,礦產資源、生物資源、農業資源和旅遊資源相當豐富,為印尼的國家經濟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印尼的石油、天然氣和錫之儲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石油儲量約為1,200億桶。印尼還擁有巨大的天然氣儲量,並盛產煤礦和其他天然礦產。印尼的土質肥沃,因而物產豐碩,糧食作物是印尼種植業的基礎,不但是東南亞最大的豆類生產國,更是世界上種植面積僅次於巴西的第二大熱帶作物生產國。印尼的經濟作物不但品種多,有的作物產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例如胡椒、木棉等產量居世界首位,天然橡膠、椰子產量則居世界第二位。印尼的海域廣闊,且有一個適合各種魚類生長的熱帶氣候,漁業資源極為豐富 , 蘇門答臘島東岸的巴幹西亞比亞是世界著名的大漁場。印尼的林業也相當發達,全國的森林面積約有1.2億公頃,各種熱帶名貴的樹種,如鐵木、檀木、烏木和袖木等均馳名世界。印尼因為存在120多座活火山,是世界上火山活動最多的國家之一,因此地熱資源豐富。另外,印尼的自然旅遊資源與人文旅遊資源也都相當豐富,首都雅加達不僅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還是一個擁有諸多景點,接待國內外遊客最多的旅遊勝地;其他各省也都有代表性的景點,峇里島即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觀光勝地。
印尼、經濟復甦、天然資源、人口優勢、製造業、外資投資、通訊市場、東協經濟體、基礎建設、勞動力成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