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創新經濟創造台灣機會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創新經濟創造台灣機會

林巍  (2016/01/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1期》

   2015年以來全球經濟成長不如預期,為提振經濟復甦,各國政府正如火如荼推動創新經濟。創新經濟最重要的目標在幫助國家走向「創新驅動」的經濟發展階段,創造高附加價值,突破經濟成長瓶頸。作為一個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的台灣,自然也難以脫離這股潮流趨勢,未來經濟要有所突破,在國際經貿的範疇下,勢必得尋找新的亮點,創造台灣新契機。因此,本文將首先介紹創新經濟的重要性,其次瞭解各國創新經濟之策略,接著提出我國創新經濟策略與建議,最後提出結論。

 

創新經濟的重要性

   自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以來,造成全球企業大量倒閉,接2010年歐洲發生希臘債信危機。當歐美地區經濟遭遇世紀重創之後2015年中國第三季經濟成長率跌破官方目7%。面對全球經濟復甦不如預期,經濟情勢進入新平庸情況下,不僅傷害人民荷包,更加劇了各國失業率,衍生社會安全與國家層次的問題,讓各國政府領導人陷入治理危機。

   根據環球透視預測機構(GII)及國際貨幣基金會組(IMF)預測(附表),全球主要地區及國2015年經濟成長率分別2.5%3.1%2014年降0.20.3百分點。其中2015年全球經濟成長不如預期,主要受先進國家復甦步伐減緩,新興開發中國家成長下滑所致,尤以中國經濟成長減緩對全球經濟影響為最大。在國際經濟陰霾層層籠罩下,台灣國內經濟也欲振乏力2015年出口年增率2月以來連續下滑九個月,2008年金融海嘯以後首見大幅衰退的現象。

 

   全球主要地區及國家經濟成長率預測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在11月底發布預測2015年經濟成長約1.06%8月預測下0.5個百分點。其他民間機構也紛紛下修全年經濟預測,宣2015年經濟成長率陷入保一危機,也是近六年來新低。

   為突破經濟成長瓶頸,各國紛紛提出經濟振興方案。例如,台灣於2014年提出「自由經濟」與「創新經濟」理念,讓台灣脫胎換骨,經濟發展再創新高。另韓國政府亦積極推動「創意經濟(Creative Economy)的政策。而中國總理李克強2015年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創新與創業政策(附注),作為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新引擎。美國政府也提出「美國國家創新戰略(A Strategy for American Innovation)。顯然,各國將創新經濟作為經濟未來轉型重要關鍵策略。

各國創新經濟之策略
(一)中國

   為協助創新經濟發展,中國於2014年宣布投入人民400億元成立「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轉型,細部產業指的是節能環保、資訊、生物與新醫藥、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太、海洋、先進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高技術服務業(如資訊技術、生物技術、研發設計、檢驗檢測、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等)。顯然,中國希望透過創新經濟戰略來達到產業轉型之目的。
(二)韓國

   另外,韓國總統朴槿惠於20132月就職演說中提出創意經濟的政策。隨後4月成立「科學、資通訊科技與未來計畫部」,作為創意經濟的指揮中心。透過發展整合性資通訊與軟體科技、強化科技與文創內容整合,全面提升韓國的創新能力,找到新成長引擎。朴槿惠並提到希望透過創意經濟,創造第二次漢江奇蹟,促使韓國成功以服務業、新創事業為導向的創意經濟。

創新經濟創業投資工業4.0生技產業服務業國際化租稅優惠創業基金產學合作全球競爭力創新驅動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