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產業動態SNG】台劇運用新媒體平台創新行銷模式之探討

 

台經月刊

 

【產業動態SNG】台劇運用新媒體平台創新行銷模式之探討

黃暖雲  (2015/07/20)    《台經月刊第38卷第7期》

台劇面臨的行銷新挑戰

1.每天在Facebook上有超過十億次的影片觀看行為。

2.每分鐘上傳到YouTube的影片長度高達1,000個小時。

3.全球使用者平均每人每月觀看60分鐘的影片。

4.中國網友每月平均使用網路視頻九天,平均每天使用46分鐘。

5.在我國,每月超過900萬網友上YouTube,平均觀看影片的單次停留時間達25分鐘。

以上數字意味著新型態網路媒體共享的影音行銷發展態勢。

根據中國電視劇數量統計,2014年共製作438部、15,320集,其中又以偶像劇及製作精美的古裝劇較受到矚目。根據騰訊娛樂所做的調查(2014),以網路播放量來看,中國電視劇全網總播放量達1,592億次,居冠為「古劍奇譚」(119.63億次,全國平均收視率為1.64)、其次是「愛情公寓4」(48.04億次,安徽衛視平均收視率為1.21),其數字已遠超過以往傳統收視率。另外,該統計資料亦顯示,視頻網站用戶趨於年輕化,九○後占比最高,女性觀眾又比男性觀眾更愛追劇,觀看時間呈碎片分布,每次觀看時間15~30分鐘左右的人數最多。 

反觀我國電視連續劇,根據ACNielsen提供2014/01/01~12/25收視率前十名排行榜(表1),以本土劇占最大宗,最高收視率「風水世家」的5.86逐步下滑到第十名「雨後驕陽」的1.95,顯示喜好觀看本土劇的觀眾具有高黏稠度、年齡層偏大的特性,而以網路收看的大部分是年輕族群,反觀偶像劇僅「我的自由年代」入榜(2.1),此趨勢亦透露出台劇未來的隱憂。

 

1 ACNielsen提供收視率前十大數據(2014/01/01~12/25)

 

觀察近幾年戲劇節目變化趨勢,無論是中國或我國,產量和收視皆呈現下滑的態勢,主因在於視頻網站的崛起,改變了收視習慣,從傳統電視移轉到網路及行動終端設備等。面對新媒體的衝擊,顯見電視劇觀眾收視行為的改變,未來的行銷宣傳策略亦須與時俱進,加強與新媒體的深度融合,於科技應用、內容產製及商業機制等進行多元操作模式,才能翻轉傳統媒體的經濟效益。


新媒體平台之互動式、娛樂性、個人化發展態樣

在行動傳輸快速發展帶動下,根據愛立信(Ericsson)最新行動趨勢報告(2014/11)指出,2014年全球智慧型手機用戶數高達27億戶,預估2014~2020年以年複合成長率15%增加,2020年將突破60億戶,而「行動視訊」將是未來4G、5G時代的重要應用。由於年輕人的收視習慣已逐漸從電視轉移至手機,預估未來1~2年,年輕人透過手機收看影音內容的時間將會超過傳統電視。

根據市場調查研究機構Millward Brown發布的2014年AdReaction 研究,發現我國民眾平均每天花8.5個小時使用電視、筆電、智慧型手機及平板等跨螢幕裝置,部分使用者會邊看電視並同時使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其中有50%使用者會在播放廣告時打發時間,比全球平均的42%還要高。

跨螢行銷粉絲經濟社群互動數位內容網路平台影音串流冠名贊助內容行銷資料分析行動收視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