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盤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趨勢與挑戰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盤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趨勢與挑戰

白卿芬.王怡惠  (2017/12/20)    《台經月刊第40卷第12期》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2016年公布之「文化時代―全球首張文創產業地圖」,全球文化創意產業(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CCI)產值於2013年即達2.25兆美元,超過全球電信業產值(1.57兆美元),更高於印度一年的GDP。全球CCI共創造3,000萬份工作機會,僱用工作數超過歐、美、日汽車產業合計僱用工作數,可見其經濟貢獻。英國商業大臣Greg Clark亦於2017年1月的創意產業聯盟(Creative Industries Federation)活動上表示,在政府新的產業政策裡,創意經濟將為政策中心(at the heart),以此抵抗脫歐面臨的經濟困境。

盤點全球五大區域CCI

從UNESCO (2016)公布的數據顯示,北美地區CCI產值為6,200億美元,占此區GDP的3.3%,創造470萬個就業機會。且北美地區為全球最大的數位文化內容消費地區,其占全球數位內容發行及收入的47%。美國作為大部分文化產業的淨出口國,其版權商品在海外市場的銷售總額達1,563億美元。

細觀歐洲地區,CCI產值為7,090億美元,占其GDP的3%,創造770萬份工作機會,其比例由2008年2.5%,成長至2014年2.9%,顯示在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CCI仍逆勢成長。細究歐洲地區CCI之特色,文化經濟深植於歐洲歷史之中,並擁有強力公共民意(public opinion)作為後盾,歐盟28國共計投資686億美元於文化設施上。另根據歐洲議會於2016年6月公布關於歐盟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的報告顯示,CCI成為帶動經濟成長之引擎,民營企業部分占11.2%,僱用7.5%的人員,除了重大的經濟貢獻之外,CCI也在藝術、文化、商業和技術之間建立了橋梁。為促進CCI產業發展,歐洲議會更引進創意歐洲計畫(Creative Europe Programme),提撥14.6億歐元之預算,協助跨境中小企業進行文化遺產相關合作。

亞太地區CCI產值為7,430億美元,占此區GDP的3%,創造1,270萬份工作機會。此地區由於經濟成長及中產階級興起,刺激建築及大眾媒體快速發展,然其媒體自由受限,亦影響此區CCI發展。亞太地區地廣且各國開發程度不一,因此文化產業多元而分布不均。相較其他地區,數位發展為亞太地區顯著的競爭優勢,但其演藝產業發展較低,只占全球演藝市場比例11%,而音樂產業則為23%。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CCI產值為1,240億美元,占此區GDP的2.2%,創造工作機會為190萬份。此地區電視產業強盛,文化遺產豐富,共計有131處世界文化遺產,其中有91處為文化景點。其傳統節目也具有吸引力,例如里約熱內盧的狂歡節、聖女德拉坎德拉里亞節等。

非洲與中東地區,CCI產值為580億美元,占此區GDP的1.1%,創造工作機會為240萬份。此地區文化面貌多樣,然而其文化往往與經濟有所區隔,且缺乏文化基礎設施及相關法律。雖科技較不發達,但社區電台普及,有助小眾及社區文化發展,近年電影產業也發展快速。

文化創意產業數位文化經濟OTT影音數位音樂遊戲產業跨領域整合創意經濟數位出版IP授權產業創新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