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總體規劃1 全國能源會議後我國能源發展面臨課題與策略規劃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總體規劃1 全國能源會議後我國能源發展面臨課題與策略規劃

黃奕儒  (2015/06/20)    《台經月刊第38卷第6期》

政府基於核能問題的紛擾,未來的能源政策方向一直無法獲得共識,而由於能源選擇影響國家各層面未來發展深遠,宜集思廣益共同思考如何選擇,以確保國內能源安全、兼顧經濟發展、民生負擔及環境保護,故召開「103年全國能源會議」(注1)。 

本次全國能源會議以「未來電力哪裡來?」為主題,聚焦討論「需求有效節流」、「供給穩定開源」、「環境低碳永續」等三大我國未來電力核心議題,並採公開、透明、多元參與的會議平台,讓民眾深入瞭解多元面向之客觀事實與問題,擴大社會各群體深度參與,廣納因應策略意見,以周延政府策略措施規劃之參考。

在歷經四個多月的背景資訊徵求、客觀事實釐清以及因應策略討論等程序之後,仍然出現許多涉及價值取捨上意見不一致的情況,其中最重大的仍是對於核能風險以及核廢料處理看法上的長期分歧,而關於核四是否啟封與核一至核三是否延役,並未獲得共識。因此,對於本次全國能源會議後,我國未來的能源發展仍將面對嚴峻的挑戰以及迫切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的目的即在於檢視「103年全國能源會議」後,我國能源發展面臨課題,並提出未來發展之策略規劃方向建議,以因應未來整體情勢之發展。

 

全國能源會議結論檢視

從1998年舉辦全國能源會議以來,迄今共舉辦過四次全國能源會議(圖1),在前三次的全國能源會議中,會議主軸都集中在因應氣候變遷、節能減碳及環境永續下之能源政策,而本次全國能源會議主軸則定位為「未來電力哪裡來?」。觀察討論議題所示(圖2),雖然討論議題中仍納入環境低碳永續之議題,但多數與會者最關心的仍是未來電力供需的因應策略,特別是「供給穩定開源」的討論議題,是本次全國能源會議中討論最激烈的主題。

 

1 全國能源會議主軸

 

2 全國能源會議討論議題

 

在經過全體會員兩天馬拉松式的密集討論後,三個核心議題歸納出有共識的共同意見,與尚無共識的其他意見兩大類,其中共同意見共計158項,其他意見共計201項(圖3)。而與過去全國能源會議明顯不同的地方在於,本次全國能源會議之其他意見,明顯高於共同意見(注2),可見本次會議之意見衝突與在意見整合上之困難。

 

3 103年全國能源會議結論分

 

若依據不同討論議題來看,核心議題一「需求有效節流」共計60項共同意見,29項其他意見;核心議題二「供給穩定開源」共計57項共同意見,108項其他意見;核心議題三「環境低碳永續」共計41項共同意見,64項其他意見。由此可見,本次會議共同意見以「需求有效節流」層面較易形成全體共識,而其他意見多集中於「供給穩定開源」層面,占其他意見一半以上,顯示仍許多議題未達成共識,特別是在有關核能風險、核廢料及爭取基載電力建設方面看法分歧,也對我國未來基載電源之開發增加許多變數。

全國能源會議核四封存基載電源燃煤發電天然氣接收站再生能源目標智慧節電備轉容量率節能義務公用電業政策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