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家眼】全球化下企業發展的政治經濟學

 

台經月刊

 

【專家眼】全球化下企業發展的政治經濟學

吳榮義  (2006/12/08)    《台經月刊第29卷第12期》

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企業經營面臨高淘汰率。由附表資料顯示,台灣企業經營年數五年以上的家數所占比率60%,十年以上所占比率則降40%;可見在自由競爭市場中,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經營不善者只有被淘汰一途。因此,如何在競爭劇烈的市場中存活下來,便成為企業經營策略的關鍵課題2005年台灣中小企業占全體企業家數97.8%,惟中小企業無論在產業、技術、人才等都較大企業居劣勢,更值得吾人予以重視。
 

調整營造具國際競爭力的經營環境

在目前全球化的市場,企業的競爭對手除了本國業者,尚有來自國際的競爭。企業產品的市場若是在國外,就必須面對包括該國及各國產品的競爭,即便產品的市場在國內,也同樣要面對本國及進口貨的競爭,因此,企業必須不斷地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其關鍵除了經營策略外,本國的經營環境及各種政策,包括賦稅、勞工、資金、人才、技術等,都會影響到該企業的經營效率及競爭力。隨著國際大環境的變化,企業經營策略必須隨時調整才能因應,各國企業經營環境同樣也必須隨時視國際競爭環境的變化據以調整;換言之,經營環境也需要有國際競爭力,才能支持企業經營的策略,以面對國際競爭。因此,各國政府以提供企業一個良好的經營環境為目標的調整能力,便成為決定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一個國家的經營環境受到許多複雜因素的交互影響,包括政治、社會、經濟發展、教育、歷史、國際化程度等等因素。面對國際環境變化,政府及社會必須迅速調整才可能營造具有國際水準的經營環境,尤其是政府的調整能力決定了該國能否提供一個優良的經營環境。在開放的經濟體系中,如果經營環境不具國際競爭力,那麼企業、資金、人才等等便可能離開本國,前往經營環境及條件較佳的國家。然而我們發現,很多國家的政府欠缺此種快速調整的能力,致影響企業國際競爭力。本文就此問題提出一些看法。
 

全球化下加速國際市場開放

全球化的發展使國際市場競爭程度不斷提高,特別是WTO推動下,各國市場益加開放,關稅不斷下降,帶動了世界貿易的快速成長,促進許多國家的經濟快速發展,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及所得的提升。惟就不同之經濟發展程度,市場開放會帶來不同的衝擊效果,特別是對於經濟相對落後的國家,對其國內產業往往產生很大的衝擊,因此,儘管這些國家也認為應朝市場更自由開放前進,但是對於不同部門的開放程度則持不同之看法,對市場開放亦採取較保守的政策。

全球化競爭機制台灣企業經濟自由度民主政治經濟發展投資環境政府調整WTO政治經濟學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