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景氣特別報導】台灣經濟景氣回顧與展望

 

台經月刊

 

【景氣特別報導】台灣經濟景氣回顧與展望

孫明德  (2014/01/07)    《台經月刊第37卷第1期》

   全球經濟歷2012年的動盪與波折,原本2013年首季逐漸回復穩定,不過,國內民間消費表現出乎意料的疲弱,首季僅0.30%的成長率,外貿對經濟貢獻也呈現負值,雖然在民間投資帶動下,經濟成長率尚能維持1.62%水準,但卻讓各界對台2013年景氣看法由原本樂觀轉趨保守。

   加上接踵而來的兩韓戰爭危機、賽普勒斯金融問題、H7N9疫情、聯準會量化寬鬆可能退場疑慮,其後更面臨美國政府關門及財政協商破局等不利因素影響,使得全球經濟受到衝擊,台灣各項經濟數據也無法有效改善,出口及外銷訂單等數據時有波動,整體經濟難以擺脫低迷不振困境,使得第三季經濟成長率再度降2%以下,僅1.58%,顯示景氣表現欲振乏力。以下分別2013年台灣主要經濟數據進行回顧分析,並展2014年國內外經濟情勢,以及我國可能面對的不確定因素。

 

國內經濟情勢回顧

   國際情勢不穩,首先衝擊的是台灣的貿易表現,根據財政部統計顯示,我國20131~10月累計出口2,527.5億美元,2012年同期成1.0%。在成長的產品項目中,以礦產品(含汽柴油)成11.4%最高,其次為電機產9.1%及電子產品3.9%,而在出口減少的項目中,受到日圓貶值所帶來的競爭壓力影響,機械產品出口2012年同期減4.1%,尤其是工具機受到衝擊最大,年減率18.4%。在進口部分,累1~10月我國進2,245.1億美元,2012年同期減1.1%,主要是受到外部需求不振,進口比重較高的農工原料2012年同期減3.1%所致,資本設備則因第一季投資熱絡,累1~10月仍3.2%的成長幅度,消費品進口也2012年同期成長9.1%,在出、進口相抵後,累1~10月出超金額282.4億美元,2012年同期增50.4億美元。

   由於貿易數據起伏不定,也影響了台灣廠商的生產表現與投資信心,累計20131~10月工業生產僅增0.47%,製造業增0.32%。其中主要產業僅有兩項生產呈現正成長,其中電子零組件業由於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等晶片需求增加,帶動積體電路訂單增溫,美日等國節能需求也帶動太陽能電池LED照明與背光產品增產1~10月累計成4.07%。基本金屬則因廠商增加備料庫存1~10月累計生產成長3.47%。而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機械設備及化學材料等產業,則分別因為廠商競爭力不如主要競爭對手,日圓貶值的價格競爭,以及中國產能開出,衝擊我國相關產品銷售等因素影響1~10月生產分別2012年同期減少7.01%9.20%0.22%,汽車業也因內需消費不振1~10月累計生產減4.19%

   在投資部分,民間投資向為台灣經濟成長中較為領先的指標之一,以近十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的支出面貢獻為例,在20042010年兩個年度都是以民間投資貢獻最高,由投資帶動就業,進一步拉動民間消費的貢獻。而在往後年度,則進而對國外淨需求(貿易順差)產生帶動效果,因此民間投資成長率的高低,不僅對當期民間消費產生直接影響,投資帶動貿易的效果更是不可忽視。就進口資本設備情況來分析台灣的民間投資,20127月起此一數據的年增率已由負轉正20131月更創下近期高峰,不過在第三季起受到景氣復甦仍有雜音的影響,成長力道轉弱,直9月才再度回13.2%的年成長率,不過第三季資本設備進口仍減5.11%,也使得未來經濟動能難以樂觀。

   在就業及消費部分,國內就業情況雖無明顯惡化,10月失業人數9月增1,00010月失業率4.24%10月數據9月相同,不過大學及以上學歷失業率仍在高點,同時在薪資方面,最新數據顯9月單月國內實質薪資8月微0.67%,累1~9月實質平均薪資為新台45,606元,20121~9月減1.10%,而所得無法有效提高,也使得內需消費無法大幅擴張,20131~10月批發、零售與餐飲商業營業額觀察,整體2012年同期增0.2%,其中與外貿關聯程度較高的批發業2012年同期減0.3%,零售及餐飲則增1.5%1.1%,顯示國內消費雖維持穩定,但受到總體環境限制,無法有較大幅度的成長表現。

   在物價及金融表現方面,由於國際原物料及能源價格跌多漲少,加上部分國內商品如食物類價格受基期因素影響保持平穩,使得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1~10月累計僅2012年同期上0.84%。躉售物價指(WPI)則受到需求不振及國際大宗物資價格下跌影響,呈現連20個月負成長,累20131~10WPI2.77%,不過隨著基期因素的變動,以及電價調整措施的影響,第四季物價將可能有較大漲幅。由於國內經濟情勢低迷、物價漲幅有限,加上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幅度較高,我國貨幣政策相對穩定,央行重貼現率維持不變,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多301美元上下游走,證券市場則在證所稅方案調整及金管會多項法規鬆綁的激勵下,交易動能有所提升。

台灣經濟成長外需依賴投資信心出口動能歐美復甦區域經濟整合自由經濟示範區貨幣政策貿易競爭財政風險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