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產業動態SNG】國際企業淨零轉型趨勢與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介紹

 

台經月刊

 

【產業動態SNG】國際企業淨零轉型趨勢與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介紹

​​​​​​​陳冠婷.陳彥豪.林鈺錡.黃冠維.鄭宇涵.馮冠荃  (2022/06/09)    《台經月刊第45卷第6期》

全球淨零轉型共識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對淨零排放之定義,為當特定期間內人類行為造成之溫室氣體(注1)排放量與人為移除量平衡時,亦即實現淨零排放(注2)。目前淨零承諾已更擴展至城市、地區、企業、高等教育機構等「非國家層級」單位,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發起之向零競逐活動(Race to Zero Campaign)中,已有1,049個城市、67個地區、5,227個企業、441個最大投資者和1,039個高等教育機構加入向零競逐活動的行列,這些行為者涵蓋全球近2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與超過50%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根據2022Net Zero Tracker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全球有135個國家或地區已宣示淨零排放的承諾,涵蓋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88%,占全球GDP 90%及全球85%之人口(注3),與2020年相比涵蓋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大幅度成長21%,代表著淨零排放已成為全球共識,更是2021年在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的重點主題。


氣候變遷調適減緩與淨零轉型關聯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於2018年發布之《地球暖化1.5》決策者摘要《Global Warming of 1.5(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SPM)內容表示,自工業化前以來的長期升溫趨勢,2006~2015年這十年觀測的全球平均表面溫度(GMST)1850~1900年間平均值高0.87自從歐洲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估計造成全球升溫高於工業化前水準約1.0。此外,若升溫限制在1.5的情境下,在2050~2052年二氧化碳平均達到淨零,2063~2068年間溫室氣體總排放量達到淨零排放;若升溫限制在2的情境下,在2070~2085年二氧化碳平均達到淨零,到本世紀末溫室氣體總排放量達到淨零排放(圖1)。

 

1  全球達成淨零排放時程表 

 

從工業化前到目前的人為排放量造成的升溫將持續數百年至數千年,並將繼續造成氣候系統進一步的長期變化,然而全球升溫1.5對自然系統和人類系統的氣候相關風險低於升溫2。這些風險取決於升溫的幅度和速度、地理位置、發展水準以及脆弱性,也取決於適應和減緩方案的選擇及實施情況。達到並維持全球人為二氧化碳淨零排放,和減少非二氧化碳之輻射強迫作用量,能在幾十年之間,遏止人為的地球暖化,長遠來說仍需全球人為二氧化碳持續性的淨負排放或進一步減少非二氧化碳之輻射強迫作用量,以阻止因地球系統的反饋與反海洋酸化進一步造成的暖化現象,也需藉此減少海平面上升幅度(2)。

淨零轉型科學基礎減量目標氣候變遷永續發展溫室氣體減量供應鏈碳管理碳邊境調整機制永續經濟國際能源署巴黎協定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