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中國經濟2005回顧與2006發展趨勢
孫明德 (2005/12/05) 《台經月刊第28卷第12期》
2005年經濟概況
相較2003及2004年因SARS疫情及投資過熱之政策調控等衝擊之影響,2005年中國整體經濟相對穩定成長。根據中國統計局所公布總體經濟數據顯示,2005年前三季累計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為106,275億元(人民幣,對內數據同),成長率為9.4%,前三季成長率則分別為9.4%、9.5%和9.4%。各項經濟數據中,除進口成長率下降以外,其餘表現大致與2004年持平,中國政府表示係由於宏觀調控發揮效果,固定投資受到控制,加上消費及出口增加,物價方面由於其農產品收成情況較去年改善,使得糧價不再快速上漲,加上原物料價格的上漲,並未影響商品零售價格,使得CPI維持穩定,經濟成長維持穩定。
2005年前三季中國生產、投資及消費數據如表1所示。工業生產部分前三季中國年營業額500萬元人民幣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為50,450億元,成長了16.3%。其中以私營企業成長較高,中國國內股份制企業成長率為17.9%,外商及港澳台資企業16.2%居次,而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成長率為11.3%,集體企業為11.9%。產品項目則以及原物料及能源為主,其中原煤成長10.2%,發電量成長13.4%,鋼材成長25.8%,汽車產量成長10.0%,其中轎車增長17.7%。
固定投資及消費部分,前三季中國固定資產投資57,061億元,成長26.1%,較去年同期減少1.6個百分點。由於能源價格上漲,使得能源及相關交通運輸產業,投資仍快速成長,其中煤炭相關產業之投資成長76.8%,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投資成長31.3%,鐵路運輸業投資則成長41.1%。受到宏觀調控針對房地產降溫政策影響,前三季房地產開發投資成長22.2%,較2004年同期減少6.1個百分點,似乎顯示中國房地產投資熱潮已有降溫趨勢。而民間消費前三季為45,081億元,成長率13.0%,扣除價格因素之實質成長率為12.1%,較去年增加2.4個百分點。
表1 2005年前9月中國工業生產增加值、固定投資及消費零售成長趨勢
2004年中國由於農產品價格上漲引發通膨之憂慮,根據2005年前三季數據觀察,如附圖所示,物價上漲相較2004年已有趨緩現象,CPI前三季上漲2.0%(9月單月僅上漲0.9%),較去年同期減少2.1個百分點。2004年中國CPI漲勢與食品價格變動關聯密切,兩者之相關係數達0.98,其中5月至10月食品價格呈現10%以上漲幅,使得中國物價上漲率居高不下。2005年由於糧價持續下跌,使得物價上漲較2004年和緩。2005年前三季中國糧食價格僅上漲1.9%,較去年同期減少26.5個百分點,其餘居住及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價格則分別上漲5.6%及2.6%。
中國經濟、2005年回顧、2006年預測、GDP成長率、進出口貿易、宏觀調控、固定資產投資、物價上漲、節能環保、貿易順差、人民幣升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