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經濟論壇】揭櫫全球永續發展.突破台灣環保外交——以APEC相關論壇為切入點

 

台經月刊

 

【經濟論壇】揭櫫全球永續發展.突破台灣環保外交——以APEC相關論壇為切入點

許峻賓  (2005/08/05)    《台經月刊第28卷第8期》

「永續發展」概念的緣起

「永續(sustainability)」的概念興起19701980年代的一連串會議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UN Con-ference on Human Environ-ment)」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對於人類活動如何破壞環境,並將危及人類未來生活的相關議題,進行一連串較為具體的探討。而聯合國也在此會議後成立了「聯合國環境規劃(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

1980年「國際自然保護聯(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及「世界野生基金(World Wildlife Fund)」共同發表了一分「世界保護策永續發展的生命資源保(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 Living Re-sources Conserv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報告 報告中極力宣揚人類自我利益中的環境保護概念,強調必須將人類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對地球環境的保護加以結合,此二者的關係應該是相互依存的。一般認為該報告是「永續發(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的發端(1)。

由聯合國贊助的「世界環境發展委員(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亦稱Brandtland Commission1987年發表了一分名為「我們的共同未(Our Common Future)」的報告,該分報告具體定義了「永續發展」的意義:「『發展』必須是既能滿足現代人的需求,但也不能對後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造成威脅」(2)。永續發展含有「需(needs)」與「限(limitations)」兩個概念,而範疇包括了人口、資源、環境、食品安全、生態系統、物種、能源、工業、城市化、機制、法律、和平與安全等種種面向,但目的只是為了讓人類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能夠確實結合,以達「永續發展」的境界。也因此「永續發展」成為國際環境法的議題之一。

而全世界對於「永續發展」的關注1992年巴西里約的「聯合國環境發展會議(地球高峰會)」中達至高峰,會議中通過了21世紀議程」,而聯合國也在會後成立了「永續發展委員(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之後即有許多多邊環境公約進行制訂與簽署,包括了(2005)2月甫通過的「京都議定(Kyoto Protocol)」。
 

APEC永續發展執行現況

1992年的地球高峰會後APEC領袖們即注意到經濟成長與永續發展相互結合的重要性,並1993APEC經濟領袖之經濟展望宣(APEC Economic Leaders Economic Vision Statement)中提到:「應當保護空氣、水源、綠色空間、管理能源資源及再生資源,以確保環境永續發展,並提供人民較為安全的生活環境」。上述宣言即APEC「永續發展」工作的開端。

永續發展環保外交APEC京都議定書永續發展指標全球變遷台灣永續發展綠色經濟跨國合作永續成長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