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五都及桃園縣產業發展總體檢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五都及桃園縣產業發展總體檢

謝啟賢  (2012/09/06)    《台經月刊第35卷第9期》

為推動地方行政改造,2010年年底歷經五都大選,改制後共有五直轄市、三市、14縣,將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與台北市,通稱為五都;而經行政院核定,2011年起桃園縣也升格為準直轄市。面對新北市的升格與大台中、大高雄、大台南的合併升格,以及桃園縣的產業快速發展,各主要城市首長對於各自區域的發展均展現出強烈旺盛的企圖心,因此,未來城市間的發展與資源分配,將面臨更形激烈的競爭,本文將從製造業及服務業,近年在五都及桃園縣之發展現況作一檢視,了解各直轄市產業發展趨勢,以及對未來產業發展提出相關策略建議。


五都及桃園縣基本資料

從經建會2011年的資料得知,五都及桃園縣的資源稟賦不同,北台人口相對集中且持續成長,北部地區的台北市、新北市、桃園縣三個縣市即占全國近四成的人口;而從人口結構可發現,台北市扶養比在六個縣市最高,達到37.6%,顯示相對其他五都台北市人口老化情形較為嚴重,而鄰近的新北市由於近年由外地移入人口較多,扶養比成為各縣市中最低的城市;從人口成長率也可發現北台灣的人口成長速度較中南部快,桃園縣人口於2010年6月達到200萬人,為五都及桃園縣人口成長率最高的城市;大學資源主要集中於北台,而工業區面積以中、南部及桃園縣面積較大;平均每戶經常收入仍以北台三個城市較高(表1)。

 

1  五都及桃園縣基本資料

 

五都及桃園縣三級產業發展概況

從五都及桃園縣產業發展現況觀之,2011年農林漁牧業、製造業及服務業就業者,全國比重分別為5.06%、36.34%、58.60%。農林漁牧業以台南市占比最高,其餘五區皆低於全國;製造業的比重則以桃園縣最高,達到47.62%,除台北市外,其餘五區皆有35%以上;台北市的服務業人口於2011年已達總就業人口的80%以上,明顯高於其他五個城市。

從製造業發展概況來看,2010年六縣市營運中,工廠家數以新北市最多,台北市最少,六縣市合計58,652家,占全國比重75.27%;從重工業工廠家數則可發現,高雄市的比重高於其他城市;工廠從業員工人數則以桃園縣最多;但在工廠全年固定資產投資金額方面,則以台中市居首;工廠營業收入則以桃園縣最高。從資料中可發現,台北市境內不僅工廠家數少,資本投入與營業收入也少,與其他縣市相較,也較偏向以非重工業的都市型輕工業、都市服務型工業、高科技及技術密集型工業為主。 

由營利事業概況顯示,2011年營利事業營業家數及銷售額均以台北市最高,特別是營利事業家數雖僅占全台的1/6,銷售額卻占1/3,顯見台北市除了服務業的比重大外,廠商規模也大,多數的企業選擇將營運總部設立於此。而新北市營利事業家數雖多,但銷售額僅約為台北市的1/3,顯示出新北市的廠商多為中小企業的型態(表2)。

都市產業競爭製造業轉型服務業發展科技走廊航空城計畫精密機械軟性經濟自由經濟示範區產業聚落產業升級策略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