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實踐永續與淨零之城市氣候行動
李偲瑋 (2024/02/09) 《台經月刊第47卷第2期》
近年來因氣候變遷造成升溫,將導致人類生活環境遭受威脅與挑戰的言論甚囂塵上,面對溫室氣體排放日益漸增,控制升溫限制的壓力來襲,如何減緩與淨零(Net Zero)成為眾人關注焦點,然而全球人口密集和經濟活動集中的地區,如:大型城市,其排放量不容小覷。因此,城市在因應氣候變遷與實踐淨零轉型扮演重要的角色,以城市為主體的氣候行動重要性不言而喻。
為了實踐永續與淨零目標,透過城市採取全面性且多元性的系統轉型策略,包含:減少建築、交通、能源、工業和生活方式等各部門的碳排放,需要有效的政策規劃與執行,也結合企業、民間團體和公民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在以科學證據為基礎(Physical Science Basis)的政策制定、推動跨部門合作、促進公民參與、運用創新技術與科技的同時,還必須確保推動各項系統轉型的過程中兼顧其公平性與包容性,都是實踐淨零轉型的重要關鍵。綜上所述,城市是全球氣候行動的重要關鍵,也是對我國實踐永續與淨零的重要啟示。
在城市因應氣候變遷的減緩行動中,COP27發布「政策制定者摘要」,提到因應城市氣候變遷減緩有五個系統互相影響,分別為:基礎建設、能源、土地及食物系統、工業系統、社會系統。
淨零城市為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前線
近年來氣候變遷成為各國關注的重要發展議題,從2015年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COP)通過「巴黎協定」,其氣候變遷的目標為以升溫2℃為最高限制,但是需要努力減排才有可能控制在1.5℃的範圍內,此目標成為在「京都議定書」發布後,各界面對全球暖化之最大共識。各國家與國際組織紛紛找尋如何減緩全球暖化加劇的方法,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目前的解方,淨零等重要發展也逐漸形成,從國際組織、國家、企業、公民團體及個人皆響應淨零。
此外,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Sixth Assessment Report, AR6)提到,近年來全球排放量增加,因此城市排放量也從2015年約62%,上升至2020年67~72%。其中前100個最大排放城市的碳足跡,約占全球碳足跡的18%。從城市開展氣候行動,就有機會減少排放量。
再者,「城市政策制定者摘要」(The Summary for Urban Policymakers, SUP)報告也以AR6為基礎,說明城市擁有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創造2/3的經濟產出,並排放全球3/4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證明從城市發展氣候行動是關鍵。此外,歐盟亦認為城市在2050年實現氣候中和扮演關鍵角色,城市面積僅占歐盟總土地面積的4%,但卻居住著75%的歐盟公民,同時消耗全球65%以上的能源,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以上。
國際組織與各國家刻正關注氣候變遷加劇情形,由於氣候變遷對國家與城市造成的劇烈影響及危害成為事實,因此,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即淨零現已成為多數國家刻不容緩的重要政策目標,我國亦於2023年2月15日公布施行《氣候變遷因應法》。由於重視城市淨零行動,亦於2023年3月舉辦「2050淨零城市展」(Net Zero City Expo),分享國內外城市淨零排放的經驗與方法,因此本文連結國內外案例作為我國的啟示,有利於加速推動淨零工作。
淨零轉型、城市氣候行動、碳排放減少、能源轉型、永續發展、氣候變遷政策、交通規劃、綠建築、再生能源、社會系統轉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