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APEC包容性成長再進化——縮小數位落差及擴大能力建構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APEC包容性成長再進化——縮小數位落差及擴大能力建構

高仁山  (2020/01/09)    《台經月刊第43卷第1期》

包容性成長之緣起

2008年金融海嘯後,全球經濟面臨前所未見的變革。世界各個經濟體也不得不開始重視伴隨著全球化與經濟發展而來,所得分配不均所造成的衝擊。包容性成(Inclusive Growth)的相關政策應運而生,而各國政府亦期待能透過多元管道削弱分配不均的現象,推動全球經濟穩步成長。

「包容性成長」一詞首見於世界銀行,其概念多強調經濟機會均等與避免極端剝奪的重要性2007年學AliZhuang更進一步指出,包容性成長係指一種具有多面向均等機會的提升,相對於單純注重經濟發展層面,其特別強調為所有人創造機會,使每個人都能參與經濟發展的過程,並保障與享有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成果。

包容性成長可再深入分為兩個層面落實於政策施行上,其一是需有高度穩定且持續成長的經濟環境,進而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其需公私部門戮力合作,由民間驅策產業動能核心;而政府透過結合國家政策資源投入基礎前瞻設施建構,同時穩定總體經濟環境並解決市場失靈現象,促進持續成長與資源有效管理應用,建構穩定的投資與經商環境。

另一層面則是社會包容,須由公部門主導聚焦於三大領域,包括(1)護社會保障體系,減少社會動盪風險,同時強化人民知能培力(2)完善的施政方針與制度規劃,以促進公平競爭,落實經濟與社會公義平等(3)提供社會安全網支持,防止極端的剝奪。

整體而言,所謂的包容性成長,應聚焦於社會包容與經濟穩定成長,使絕大多數人於追求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受到保障,在面臨經濟社會全球化趨勢時獲得均等機會;同時強化中小企業與個人能力建構,以確保在快速變革的過程保持動態平衡,強調投資和貿易自由化。


數位落差與包容性成長

隨著工業4.0以及數位經濟時代的到來,人類文明的經濟活動開始愈來愈無法與網際網路脫離關係。資通訊科技發展的趨勢帶來了新的機會與挑戰,也在「包容性成長」的議題上吸引了各國政府以及國際組織的注目,以縮小「數位落差」的方式達成「包容性成長」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國際趨勢。

「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指不同個人、家戶、企業與地理區域對資訊(通信)科技以及網路使用能力上有所落差。1995年美國商務部之調查研究報告首度提出「數位落差」一詞後,許多研究報告亦證實,資訊設備與網路使用能力,受個人收入、種族、教育程度與城鄉發展等社會經濟結構因素影響而有程度之別。

APEC包容性成長數位落差數位機會數位經濟資訊通信科技數位包容數位轉型能力建構智慧國家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