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政經瞭望】亞洲區域國家離岸風力產業發展之競合
黃傑康 (2016/07/20) 《台經月刊第39卷第7期》
亞洲離岸風力產業發展現況
(一)全球概況
全球風能協會(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 GWEC)之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全球離岸風力累積設置容量達12,107MW;當年度的總設置容量達3,398MW,較上年度成長將近一倍。歐洲國家設置量維持全球最高,約占總設置容量的91%,其餘9%分布在亞洲國家,包括中國、日本及韓國。根據全球離岸風力2014~2015年之總設置容量(圖1),顯示英國、德國、中國及比利時的設置容量明顯增加,其中以德國新增最多,達2,283MW。在亞洲方面,中國為亞洲設置離岸風力市場最大國,2015年累積容量達1,014MW,當年度設置容量為360MW,繼英國和德國後成為第三大離岸風力市場;而日本及韓國之累積設置容量分別達53MW及5MW。
圖1 全球離岸風力設置容量
(二)亞洲觀察
1.中國
中國在十一五計畫中編制「海上風電示範項目」,並於十三五計畫中修訂2020年目標為10GW;目前主要已完工之離岸風場皆位於淺水近岸區。中國主要風場「東海橋示範風場」之合作模式是以國營公用事業為主要投資者,資金來自中國開發銀行。該示範風場採用華銳風電之機組,其他周邊設備及海事工程服務則採中國潛力廠商與國外廠商技術合作之方式進行。另一風場為如東示範風場,由中國龍源電力集團及中國國電集團所擁有。該風場的三階段開發商、風機廠商及服務廠商皆與不同之國內外廠商合作,以帶動客製化技術發展,並引進風電產業上下游關鍵零組件、風場營運監測與維修等技術。
2.日本
日本離岸風力已朝向深海發展,其53MW的累積設置容量中,有8.8MW設置容量為深海離岸示範機組,分別為兩座總設置容量為4.8MW的固定式基座示範風機,由新能源與產業科技發展機構(NEDO)及東京電力公司(TEPCO)、日本電力公司(J-Power)以合資方式開發與經營;以及兩座總設置容量為4MW的漂浮式示範風機則是結合產官學共同研發與建設,此合作模式將有助於產業鏈形成以及技術開發。另外,位於福島有兩座浮動式風機將於2016年開始運轉,設置容量分別為7MW及5MW。
3.韓國
韓國離岸風力發展目標為2019年達2.5GW的設置容量,並分三階段進行。由於韓國過去大量投資海外石油勘探與生產項目,使韓國海事工程具備深厚實力;加上海上天然風能資源豐富,以及結合現有的國內造船及海洋產業園區,更奠定韓國離岸風機供應鏈的雄厚基礎。韓國風機公司已投入開發符合韓國海域風能條件的新型渦輪機,如三星重工與大宇造船計劃製造單機容量達7MW之風機,現代重工專注於開發5.5MW之風機,以及Hyosung極力發展5MW之風機;因此韓國離岸風機開發未來發展潛能值得期待。
4.越南
越南第一座離岸風場的第一階段(10x1.6MW風機)於2013年5月開始運轉,位於Bac Lieu省;該風場共分四階段進行開發,總設置容量將達383.2MW。此外,目前正在建設中的離岸風場還包括位於Ca Mau省的Khai Long–Ca Mau風場,兩階段工程之總設置容量為300MW。這兩座風場皆由越南的Cong Ly建設貿易旅遊公司經營與開發,並由通用電氣公司(GE)供應風機,而GE已於2009年在越南北部海防設立風力機零組件工廠,以方便建設及運維所需之服務。
離岸風電、再生能源、能源轉型、區域競爭、技術發展、產業鏈整合、海事工程、風場運維、政策支持、國際合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