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中小企業創新環境發展趨勢——以色列創新環境營造與美國上市案例探討
葉俊沂 (2018/08/08) 《台經月刊第41卷第8期》
以色列―一個印象中在中東被敵國圍繞的小國,四周的敵國無時無刻不想併吞它。除來自於周遭敵國攻擊的生存壓力,它亦面對缺乏天然資源、人口少、國土面積亦不大等眾多不利生存條件下,以色列的依然創造許多經濟奇蹟。包括建國70年以來,全國經濟成長50倍以上、全球最高的新創企業密度,每2,000人就一間新創公司等,以色列並未滿足於現在的發展狀況,持續求新求變求突破。
黃彥鈞(2018)指出,以色列創新創業組織密集程度極高,僅850萬人口的以色列,共設立17個創新創業孵化器(incubator),超過50個創新加速器(accelerator),以及超過100家的創投基金(venture capital)。同時,以色列作為創新創業的聖地,同樣吸引許多跨國公司目光,全球共計有350家跨國公司於以色列設立研發中心,例如蘋果(Apple)、三星(SAMSUNG)、Google及Facebook等,皆希望從以色列挖掘出企業未來發展的新動能。
以色列是全球創新創業程度前段班的國家,根據2017年的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17)統計,以色列全球創新指數分數53.88,全球排名第17,其中農業科技、資訊安全、數位醫療、工業4.0、科技金融及水資源科技等技術為以色列較為關注的重點領域。
該國的創新創業精神為其贏得新創之國(Startup Nation)的美稱,並且吸引世界各國專家學者的目光,希望探索出以色列創業活動如此蓬勃發展的原由,藉以從中找尋出以創新創造來驅動國家發展動能之關鍵因素。
大膽無畏的創業精神
以色列活躍的創新創業原動力除來自於政府政策的推動與支援外,來各周邊敵國的生存壓力,使得以色列官員及國民需務實地看待生活中的大小事,並融入成為國家文化的一部分,其中「chutzpah」精神是最能代表以色列追求創新創業能成功的代表精神。Dan Senor & Saul Singer的《以色列創業之國》一書中說明,chutzpah為「有膽量、厚顏無恥、放肆無禮、無比的魄力、自以為是再加上傲慢,似乎沒有其他語言或其他字能與其相比擬」。
這樣的精神展現在以色列人的日常生活中,如大學生對教授談話的樣子、員工挑戰老闆、中士質疑官階高其許多的將軍。以色列人學習到不論在家、學校或軍隊中,皆應維持自己的自信,他們不相信保持緘默才是活命的道理。對比台灣,截止目前為止,保持自己的自信,為自己立場抗辯的態度仍未成為全民的風氣。除自信且不拘禮節的生活態度,以色列人亦習慣於容忍失敗,但並非一般的失敗,而是「有建設性的失敗」或是「高明的失敗」,意即創業計畫是規劃周詳的實驗,而非如賭徒式的賭盤遊戲。
創新創業、生態系、chutzpah精神、中小企業、創新指數、稅務優惠、上市案例、MOBILEYE、ForeScout、以色列政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