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經瞭望】東南亞證券及資產管理的發展與前景——以越南為例
毛驤文 (2022/11/09) 《台經月刊第45卷第11期》
越南證券及資產管理市場發展沿革
近代越南金融市場發展最早於1951年開始,當年成立越南國家銀行(State Bank of Vietnam)為越南單一的中央銀行,負責擔任商業銀行、主管國家財政、發行貨幣、主導貨幣政策及調控利率的政府單位。為了振興發展金融市場,越南政府分別於1957年成立越南投資與發展銀行(Bank for Construction of Vietnam)為基礎建設和重大工程提供融資,及1963年成立Vietcombank (VCB)來支持國營企業和對外貿易活動。
隨著越南經濟發展,只有上述三間銀行不足以因應日漸擴張的金融需求。故於1988年調整越南國家銀行的職能,將財政管理的責任轉移到國庫,商業銀行的職能轉移給國有商業銀行。並且再建立兩家國有銀行,分別對農業及工商業提供融資。
九○年代後越南工商業逐漸發達,資金需求亦不斷增加,金融市場僅有國有銀行已不足以因應需求。在九○年代開放股份有限公司制之商業銀行,也開放外國銀行以獨資或合資形式在越南設立分行,於1997年頒布越南《國家銀行法》確認越南國家銀行作為中央銀行,並且成立越南存款保險及四家資產管理公司。證券市場方面,在1995年國家證券委員會成立,並接著成立胡志明市及河內證券交易中心。
2000年7月美越簽署雙邊貿易協定及2007年加入WTO後,越南逐漸全面開放國內金融市場。2006年推出《證券法》,2009年修訂《國家銀行法》和《信貸機構法》,確立越南國家銀行為現代化中央銀行,設立國家金融監督委員會(National 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sion),為金融市場訂定遊戲規則,進一步對資產管理市場逐漸全面開放。整體而言,越南金融市場從2000年起逐漸對外開放,允許外資於越南設立分行,然而迄今僅20餘年,若干金融發展所需之基礎設施尚在逐步建設中,資產管理部分市場仍剛起步,尚未成熟。
近年越南證券市場及資產管理市場之發展
越南股市自2008~2021年間市值增加了22倍,從130億美元成長至2,920億美元,已超過越南GDP,12年間年平均報酬率達15.5%。國內上市公司家數也從338增加到745家,外資企業自2003年以來允許於越南上市,共計十家,其中,從事鋁業的台商企業東光(Tung Kuang Industrial Jsc),成為2021年獲利最多的越南上市外資企業之一。
越南股市、資產管理、供應鏈轉移、經濟改革、證券市場、金融法規、人才培育、外資銀行、公司債市場、綠色經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