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產業動態SNG】美麗時尚產業將隨景氣復甦回春

 

台經月刊

 

【產業動態SNG】美麗時尚產業將隨景氣復甦回春

李佳頤  (2009/02/05)    《台經月刊第32卷第2期》

在全球經濟面臨許多推測以及成長可能步入衰退的陰霾下,根據尼爾森的調查,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已從2008年2月的94降至6月的88,顯示消費者信心的大幅滑落。而受到原物料的價格攀升,一般大眾的可支配所得變相縮水,除了需求彈性小的民生必需品不得不消費外(注1),民眾的消費行為多半轉趨保守,因此整體產業尤其是需求彈性大的商品,像是汽車、服飾配件、飾品等皆明顯感受到消費市場緊縮帶來的銷售衝擊。

以日本為例,曾經日本是亞洲最蓬勃的精品市場,但隨著日本整體經濟持續低迷,名牌精品的奢華消費已逐漸褪去,如2007年日本的精品進口金額約102億美元,但與1996年相較已衰退39%,甚至有精品業者退出了日本市場,然而剩餘的國際品牌在日本業績也呈現衰退走勢。肇因時尚精品屬於所得彈性和需求彈性皆大的奢侈品,唯有當財富累積到一定的水準下才會購買,雖靠著部分新興市場的經濟成長,國際精品業仍維持其銷售水準,但面臨國際情勢的多變,精品業的下半年營收恐怕難逃波及。

即便如此,景氣循環是種週期性現象,經濟成長動力於日後即會復甦,對於美麗時尚精品的潛在需求亦將伴隨景氣復甦而回春,如根據尼爾森的調查,全球有22%的消費者關心健康方面的資訊,尤其是亞太地區就占26%;而對外貌的在意,也衍生出健康及美麗的護理商品,這樣長期性的消費趨勢將會持續發展,且在新興國家所得快速的累積下,對奢侈性消費商品的追求也將愈來愈高。


全球健康與保養性商品持續成長

根據工業技術研究院的資料顯示,日本預估2008年的抗老化產品市場規模可達6,669億日圓(約2,172億元新台幣),其中抗老美容的化妝品市場約為5,600億日圓、抗老化的健康食品則為1,032億元,與2006年相較分別成長了11.9%以及12.3%。若按商品項目來看,美容化妝品是以臉部肌膚的保養市場最大,基礎彩妝、美體以及頭髮護理的抗老化市場在日本也有擴大趨勢。

根據尼爾森2006年全球個人護理商品調查報告,愈來愈多的消費者重視頭髮以及肌膚的保養,尤其在全球氣候轉變下,紫外線對肌膚造成的傷害日趨受到重視,故提高消費者對於防曬或抗紫外線商品的需求,尤其在亞洲以及中東地區,美白商品的成長日益顯著,在中國就有30%的民眾每天使用美白商品,台灣有20%、日本以及香港分別為18%;此外,向來以女性消費市場為主軸的保養品,近幾年針對男性消費者所推出的保養品,也漸被市場所接受。

2006年全球個人護理商品的成長率為5%,按項目來看,按摩霜(油)成長了26%,乾洗手商品成長率為22%,美白相關商品為21%,脣齒的相關護理則成長了12%,防曬保養品也有11%的成長率,而臉部以及眼睛的保濕在2006年共計成長10%。以區域別來看,個人護理產品的全球份額占比以歐洲之38%最大,其次是北美區的27%、亞太地區17%、拉丁美洲11%、東歐、中東及非洲合計7%;不過從成長貢獻度來看,歐洲以30%持續居冠,但在銷售部分原居於第二的北美區,在此項目中被亞太地區(24%)以及拉丁美洲(17%)所超越,以15%居於第四(圖1)。

全球消費者信心奢侈品市場保養品需求自有品牌亞太地區抗老化產品消費行為價格敏感健康商品美容市場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