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動態SNG】我國商業服務業人才培育之現況與問題面面觀
張馨月 (2010/06/04) 《台經月刊第33卷第6期》
商業服務業發展現況
過去我國的產業結構以製造業為主,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我國自1986年起服務業產值占GDP比重首度超越工業比重,至2008年服務業產值占GDP比重已逾七成,達73.27%,顯示台灣經濟發展已由製造業邁入以服務業為主導的階段。同時,2009年服務業就業人數達605萬人,占總就業人口數的58.87%,亦顯示對我國的就業市場有相當的貢獻力,服務業對於我國經濟發展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近年來由於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整體產業的產值板塊逐漸向服務業移動,在競爭日漸激烈的環境中,人力資本已成為服務業產業發展的主要動能。以往我國較為重視製造業的發展,所以人才集中在製造業,服務業人才不足,再加上服務業多屬中小企業,不具經濟規模,要吸引優質的人才投入服務業有其困難。因此如何及時培育與延攬產業發展所需之服務業專業人才,以促進服務創新及產業加值發展,成為政府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
人力資源是經濟發展的重要關鍵,雖然我國經濟發展早已由工業經濟邁入以服務業為主導的階段,並已接近美國、德國及日本等先進國家的經濟型態,然而我國服務業的創新能力及就業人數卻較低,因此,必須加速營造有利服務業發展之產業環境及培訓服務產業所需專業人力,以創造高附加價值及提升就業效果。行政院於2006年10月18日通過「2015年經濟發展願景第一階段衝刺計畫(2007~2009年)-產業人力套案」,其中「發展重點產業職能培訓」子計畫中也已納入推動項目。經建會「加強重點服務業人才培訓計畫」計畫配合行政院2004年11月通過的「服務業發展綱領及行動方案」,分為金融服務業、流通服務業、通訊媒體服務業、醫療保健及照顧服務業、人才培訓服務業/人才派遣服務業(自2007年6月起不再納入)/物業管理服務業、觀光及運動休閒服務業、文化創意服務業、設計服務業、資訊服務業、研發服務業、環保服務業及工程顧問服務業等12項重點服務業發展,目的在於促進在職者之專業能力提升、失業者及非勞動力專業能力的培養,強化他們的就業能力,培訓優質及核心人才。
商業服務業人力現況與困境
檢視我國商業服務業產業人力現況,若以整體服務業就業人口為區分,就業人口由2001年的529.9萬人,並持續攀升至2009年的605.1萬人。在商業服務業各次業別中,均以批發零售業之就業人口為大宗,占整體服務業就業人口之三成左右,惟近年來批發零售業發展逐漸飽和,且走向大型化及網路商務平臺,致使就業人口數未如其他業別就業人口持續成長,所以就業人口占整體服務業人口之百分比逐漸降低,由2001年的31.69%,緩慢下降至2009年的28.67%(附表)。
附表 商業服務業就業人口統計
另一個就業人數逐漸上升的次業別是住宿及餐飲業。在政府大力推動觀光事業帶動國民旅遊風氣盛行,住宿及餐飲服務的需求增加,使得住宿及餐飲服務就業人口逐步上升。再加上政府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之商機,未來幾年台灣的餐飲與住宿市場將非常熱絡。
然而商業服務業普遍有人力短缺情況,而且從業員工的流動性高、經驗累積不易,因此,在第一線從事服務的員工就已面臨短缺的情況下,要由企業內部養成服務業的專業能力及經驗,顯然對於一般商業服務業業者而言誠屬不易。若無法由公司內部培養專業人才,是否可以由企業外部招募適格員工,參考行政院甫於2006年10月所通過的「2015年經濟發展願景」方針中,對於目前服務業人才供需所面臨困境之論述,可以發現企業外部服務業專業人力,亦無法滿足企業實際需求。
服務業轉型、人才培訓、產學合作、就業市場、職能落差、基層人力、創新服務、品牌經營、人力資源、服務經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