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政經瞭望】透過全球創育生態系評比探究亞太創新生態系
李曉雲 (2017/08/20) 《台經月刊第40卷第8期》
前言
在全球化的競爭壓力下,「創新」已從政策中的配角,躍升成為世界各國的施政主軸。在資通訊科技快速發展與大量知識累積應用之下,全球經濟發展已邁入知識經濟時代。從1980年代開始,國家創新系統(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便逐步受到各界關注,隨著創新的動態演化,互動網路與開放式創新的出現,漸漸衍生出我們現在所謂的創新生態系(Innovation Ecosystem)。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調查,城市創新生態系有五個關鍵因素:人才(People)、扶持性環境(Enabling Environment)、經濟資產(Economic Assets)、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及網絡資產(Networking Assets,注1)。其中以網絡資產為生態系的中心,其亦為生態系統成長和持續發展的關鍵成功因素(附圖)。
附圖 城市創新生態系之五大關鍵因素
顯見,城市創新生態系已成為世界新興思潮。2017年3月14日美國市場研究機構Startup Genome發布「全球創育生態系報告」(Global Startup Ecosystem Report 2017),並做了排名,也提供瞭解全球城市創育生態系發展之機會。由於排名當中有五個亞太城市入榜,而台灣同屬亞太地區經濟體,也積極在推動創育生態系,因此有必要探討這些城市的創新生態系發展動向,並作為參照對象。
「全球創育生態系報告」排名
檢視「全球創育生態系報告」,係針對28個國家的55座城市進行調查,涵蓋一萬多家新創公司,評分指標為(注2):創業表現(Performance,占比30%)、資金籌募(Funding,占比25%)、市場延伸(Market Reach,占比20%)、創業經驗(Startup Experience,占比15%)、專業人才(Talent,占比10%)。 該份報告所公布的全球前20大創新創業環境最佳城市,其中有九個位於北美,六個位於歐洲,其餘五個位於亞洲(附表)。
附表 全球前20大創新創業環境最佳城市
與上一份2015年報告的排名相比,2017年美國矽谷和紐約繼續蟬聯冠、亞軍,英國倫敦由原先第六名躍升至第三名,最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排名第四名為第一次入榜的北京,取代了以色列特拉維夫,成為亞洲區排名第一大城市。自2015年中國發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計畫,創新驅動發展已經成為國家核心戰略,再加上電子商務、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等技術發展,加快中國變革的步伐,促使當地企業研發投入較過去十年成長達32倍,從2005年的12億美元成長至2015年的394億美元,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國家。
亞太五大城市的創新生態系發展
2017年上榜「全球創育生態系報告」排名的五個亞太城市,包括:中國的北京和上海、新加坡、澳洲雪梨及印度班加羅爾,本文期望透過這份評比報告與世界論壇的城市創新生態系之五大關鍵因素,進一步探究這五個亞太城市的創新生態系面貌和發展。
(一)北京
北京在2017年評比中排名全球第四名,報告指出北京在創業公司數量和經驗方面表現良好,這也是北京能一躍至第四名的主要因素,根據Startup Genome評估,北京生態系價值1,310億美元,在城市創業表現中位居全球第二名。以下,就五大關鍵因素來看北京創新生態系發展。
創新生態系、創育生態系、亞太創新、創業政策、科技創新、生態系發展、創新人才、資金籌募、創業加速器、市場延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