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商業電子化推手——談商業智慧之應用
陳雯雅 (2005/06/06) 《台經月刊第28卷第6期》
龐大資料快速轉換之商機
近年來,隨著資訊科技進步及全球化市場高度競爭衝擊下,企業經營管理者均面臨產品差異性縮小、促銷手段必須不斷推陳出新、消費者忠誠度降低與產業快速變遷等問題。為能即時反應並滿足顧客需求及經營之快速變化,企業界無論是服務業或製造業,均持續研發與嘗試創新電子化經營模式,試圖為自己與客戶帶來最大的利益。
然而根據IBM統計,在電子商業年代,企業資訊來源相當廣泛,資料量每年以1.3倍之速度成長,但這些資料真正被分析與運用的只有7%,因此如何將這些龐大資料快速轉換成決策者所需的資訊,從中挖掘新商機,進而取得競爭優勢,已成為經營管理者一大挑戰。此時將有賴商業智慧(Business Intelligence, 以下簡稱BI)技術之建立及運用,協助企業區隔客戶、預測忠誠度與分析市場潛力。
為使讀者能全盤了解BI之實際應用情況,本文首先介紹BI之定義、特性及架構,繼而探討BI在流通業之應用,最後則分析其未來發展趨勢。
商業智慧之介紹
在早期1970年連線交易處理系統(On 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OLAP)興起時,大量應交易資料而產生的資訊,使得營運報表變得極其龐大及複雜,故決策資訊系統(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EIS)應運而生,但限於當時軟硬體之限制,EIS面臨發展瓶頸。如今,BI挾帶資料採擷(Data Mining;DM)技術成熟、資料倉儲(Data Warehouse;DW)普及與企業BI軟體之發展,已實際運行於企業中。
商業智慧、BI應用、資料倉儲、數據分析、決策支援、客戶關係管理、流通業、企業競爭優勢、數據採擷、平衡計分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