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台灣中小企業的活力猶存?
簡淑綺 (2013/01/10) 《台經月刊第36卷第1期》
中小企業為我國經濟、社會穩定的重要磐石,但也因規模小易受外部環境影響,近年來經過國內外景氣波動,尤其我國製造業大量外移之後,對我國中小企業造成甚麼樣的衝擊?若以就業人數、家數、銷售額等統計數據顯示中小企業活力,當前我國中小企業活力的確不及上世紀九○年代水準,但近十年來中小企業活力呈現穩中趨張的態勢,惟須特別注意我國中小企業內需市場化的情況日益嚴重。此外若以創業發展情況作為觀察中小企業活力另一指標,根據GEDI(全球創業與發展指數)調查,我國為2012年全球第十優的創業發展國家,尤其以創業期待表現最優,較有能力吸納新知、創造新技術、商品,許多成功創業案例,反映市場商機蓬勃,且展現出我國中小企業另類活力。
我國中小企業發展
以就業人數、家數、銷售額、出口額等方面的統計數據,檢視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
(一)中小企業對就業提供能力雖趨弱,但仍在十年來相對高位上
20多年來我國中小企業就業人數一直增加,但占整體就業人數的比例卻有下降趨勢,尤其2008年降至76.5%歷史低位,2009年好轉拉回至78.5%水準,近兩年雖呈現下降走勢,惟目前仍維持在近十年來相對高位上(圖1)。
圖1 我國中小企業就業人數與占整體企業比重
(二)十年來中小企業家數穩定發展,以就業人數看,近來企業規模有回升擴大跡象
我國中小企業家數占全國企業家數比重經歷八○至九○年代初期的大幅滑落之後,自九○年代中期以來即相對平穩發展,多位在97.5~98%之間微幅波動。結合就業人數比重的趨緩,反映在我國中小企業平均就業人數的減少,惟近年來回穩,即使遭逢全球金融海嘯,平均就業人數仍有增加跡象,九○年代初期中小企業平均就業人數8人,2005、2006年降至6.2人,近年來略有回升,2011年升至6.5人,顯示以就業人數看,我國中小企業平均規模雖不及20年前,但近年來卻有擴大跡象(圖2、圖3)。
圖2 我國中小企業家數與占整體企業比重
圖3 我國中小企業平均就業人數
(三)中小企業營收能力維持一定的競爭力,近兩年營收規模持續擴張
除了2001年因網路泡沫化、2009年金融大海嘯之外,20多年來我國中小企業營收規模持續擴大,屢創新高,即使近兩年全球景氣籠罩在衰退疑慮下,但我國中小企業銷售額卻逆勢擴張,2011年達新台幣11.2兆元,較前一年增長近5%。2009年中小企業銷售額雖明顯減少,但占整體企業銷售額比例卻不減反增,顯示面對全球性景氣衰退的情況下,中小企業之於我國經濟貢獻展現出堅強的韌性。當前中小企業銷售規模占全國企業銷售規模,雖然目前水準不及20年前,但近十年來多維持在30%左右,顯示我國中小企業在市場上的銷售能力,即使面臨零售業等行業集團化、規模化,但發展仍維持一定的競爭優勢(圖4)。
中小企業、創業活力、內需市場、出口競爭力、創業指數、企業經營策略、技術創新、就業市場、經濟自由化、企業轉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