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索】探討節約能源與能源效率
王慧華 (2005/08/05) 《台經月刊第28卷第8期》
隨著經濟發展以及對能源使用的需求增加,全球開始意識到我們所居住的環境已經在人類恣意的濫墾下遭受迫害;同時,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隨之逐年增加,造成溫室效應問題愈來愈棘手,因此1997年於日本京都召開第三屆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COP3),會中達成對附件一國家(以已開發國家為主,附註)溫室氣體排放之減量協議,經過多次開會協議,直至2004年下半年俄羅斯同意簽署相關文件,達55國家同意門檻後,「京都議定書」已於今年(2005年)2月正式生效。然而,我國雖非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會員國,亦未被列入規範國之中,但保護地球實屬每一份子之責任,是以我國亦訂出符合本國國情之二氧化碳減量目標。
「京都議定書」主要是規範附件一國家之二氧化碳排放量須達訂定之標準,以減緩溫室氣體排放之問題;同時透過各種方式延長化石能源的使用年限。各國在面對二氧化碳減量排放之作法,除透過與締約國從事二氧化碳排放交易外,亦包含提高潔淨能源之使用占比、促進能源使用效率,以及發展再生能源等,既然上述減量方針乃是國際間的共識,我國也應順應國際情勢朝此目標前進;尤其,節約能源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對能源匱乏的我國更為重要。
節約能源之重要性
眾所皆知化石能源蘊藏量有限,且在人類毫無節制的使用下已經日漸耗竭。根據BP最新資料統計(2005年6月),目前石油可用年限僅剩40.5年,天然氣僅剩66.7年,而煤炭164年,我們能不珍惜這些資源嗎?此外,我國自產能源甚少,近20年來能源進口比例持續增加,且截至2003年進口比例已達97%以上(圖1),因此應在需求面做好有效的管理,如此不但能降低能源進口比例,同時又能避免造成資源的浪費。
圖1 歷年來我國能源進口依存度
國內能源使用效率概況
一直以來國人殊不知自己無形中已成為能源耗竭的殺手,對節約能源始終無法瞭解其內涵與必要性,以致於感受不到生活中缺少了能源會造成多少不便。因此,藉由以下能源使用現況說明國內節約能源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節約能源、能源效率、京都議定書、能源管理、能源價格、台電效率、節能政策、能源服務業、再生能源、能源自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