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TPP對我國總體及產業經濟影響之量化分析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TPP對我國總體及產業經濟影響之量化分析

許博翔  (2013/02/05)    《台經月刊第36卷第2期》

從拚經濟的角度出發

   我國2004年加入世界貿易組(WTO)後,對外洽簽自由貿易協(FTA)的努力不斷,但始終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在望穿秋水近十年後,適逢與我國長期保有密切合作關係的美國所主導之「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在國際間盛行,台灣身為亞太經濟合作會(APEC)成員國,TPP又被視為APEC邁向「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的三個途徑之一。因此TPP成為我國WTO後,在國際經貿上最重要的經貿協定,無怪乎馬英九總統在國家重要場合多次聲明台灣加TPP的決心。

   然而,TPP所標榜的21世紀高標準及高品質FTA,除要處理貨品貿易「市場准入」的邊境措施,也要處理與貿易暨投資有關的邊境(behind the border)議題(如勞動、環境、國有企業、智慧財產權等),以及規範政府與市場關係,有別於傳統FTA。原則TPP要求成員國的貿易自由化100%,不能有例外項目。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協定,以解決貿易與新成員的新議題。這對於經濟發展中國家而言,加TPP雖面臨無限機會,但也要承擔無窮的挑戰。無怪乎馬英九總統也公開表示,台灣並未做好加TPP的準備。

   既然加入TPP對我國而言具有不可言喻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但能否有一個方式,能明白呈現加TPP對我國的好處有多大?不加TPP的損害有多深?如此方能讓普羅大眾瞭解此一「轉骨藥方」的玄妙之處何在。儘管各方解TPP對台灣的重要性不僅包括經濟,尚有政治、外交等考量,但一下子將這些面向放入分析,相信也分析不出個具體結論。本文回歸到最根本的一個點:拚經濟。若台灣加TPP對拚經濟無法產生顯著的成果,則不論其背後有多崇高的理想或戰略,相信也不會獲得民眾的認同與支持。

   因此,本文由單純經濟的角度來剖析,加入與不加入TPP對我國的影響為何。在方法論上,採用當前國際上常用來評估自由貿易協定效果GTAP模型(1)。由GTAP涉及全129個國家57個產業的分析,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一般均衡分析特性。因此,在資料處理上十分繁瑣,所GTAP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推出更新的資料庫,目前最新的資料庫是2007年為基期GTAP 8.0,本文將以此資料庫作為分析的基礎。

 

不加TPP對台灣的負面衝擊不大,但能加入更好

   根據2011年我國對TPP成員國的貿易資料(2),我國TPP成員國的出口合計占總出31.49%,其中美國、日本、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分別是我國出口的前五大國家。我國TPP成員國的進口合計占總進40.29%,其中日本、美國、澳洲、馬來西亞、新加坡分別是我國進口的前五大國家(1)。

 

1 2011年台灣TPP成員國的進出口貿易

 

   由HS code二位碼分類來看,我國出TPP成員國的主要產品分別是:電機設備及其零(HS 85)、機械設備及其零(HS 84)、礦物燃(HS 27)、塑膠及其製(HS 39)、鋼(HS 72)。這五項出口總值占我國出TPP成員國總66.4%,其中尤以電機設備及其零件、機械設備及其零件為最大宗,兩者合計占我國出TPP成員國總50.2%
在進口品方面,我國TPP成員國進口的主要產品分別是:電機設備及其零件、機械設備及其零件、礦物燃料、塑膠及其製品、光學精密儀(HS 90)。這五項進口總值占我國進TPP成員國總53.9%,其中仍以電機設備及其零件、機械設備及其零件為最大宗,兩者合計占我國出TPP成員國總34.1%

   由於TPP標榜高標準、高品質FTA,要求成員國的貿易自由化100%,不能有例外項目。因此,本文在模擬情境上設TPP成員國的彼此進口品關稅一致降為零,且無例外項目。在國別分類及產業分類上,將全球分2557大產業(3)。模擬方案分別是TPPTPP+台灣TPP+韓國TPP+中國。

   另外,在分析情境上,則包括:TPPTPP+台灣TPP+韓國TPP+中國等,共四種模擬方案。接著,探討在對應的各個模擬方案下,對台灣總體經濟的影響(2)。

TPP談判GTAP分析自由貿易經濟成長產業衝擊關稅減讓區域經濟整合台日合作台美貿易國際競爭力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