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亞洲政經瞭望】中俄能源合作戰略新趨勢——以油氣項目為例分析

 

台經月刊

 

【亞洲政經瞭望】中俄能源合作戰略新趨勢——以油氣項目為例分析

吳福成  (2018/06/08)    《台經月刊第41卷第6期》

中國和俄羅斯因國土接壤,長期來俄方的石油和天然氣供應大多透過油氣管道輸送到中國,既安全、便利又經濟。而自1993年中國成為石油淨進口國後,為滿足國內日益攀升的原油需求量,遂在既有的中俄原油管道增闢二線工程,擴大從俄方進口原油規模。另外,近幾年中國因積極推動治理汙染政策,開始以較清潔的天然氣取代煤炭,更帶動中俄天然氣合作的重大進展,除合資開發北極圈內亞馬爾液化天然氣(Yamal LNG)項目,還增建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並向天然氣產業下游延伸,特別是在阿穆爾州(Amurskaya oblast)共建全俄規模最大的天然氣加工廠(注1)。

除上述中俄兩國在油氣領域新增加的合作項目,2018年3月中國原油期貨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登場,正式啟動人民幣原油期貨交易和結算。由於俄羅斯仍被美國制裁、美國則向中國祭出貿易戰威脅,中國原油期貨似已提供中俄原油交易「去美元化」的戰略合作空間。特別是油氣交易一直占中俄貿易總量的1/3,已被兩國政府定位為「戰略合作」,更是支撐雙方推進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與經貿關係的重要一環。因此,本文將以油氣項目為例研析中俄能源合作新趨勢,以饗讀者。

 

亞馬爾LNG項目中俄能源合作新模式

亞馬爾LNG項目是第一個由俄羅斯能源企業主導的LNG出口項目,也是具有強烈「中國元素」參與的北極圈內特大型LNG項目,更是中俄雙方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能源合作全新模式。

(一)亞馬LNG項目是中俄能源合作的成功典範

俄羅斯政府於2009年公布的亞馬爾LNG項目,旨在開發北極圈內極寒地帶的南坦姆貝(Yuzhno-Tambei)天然氣田。但直至2013年年底前各國能源企業才最終決定投資,在總投資額270億美元的股權結構為:俄民營能源企業諾瓦泰克(Novatek)控股50.1%,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CNPC)和法國道達爾(Total)各參股20%,以及作為支援「一帶一路」倡議的中國絲路基金參股9.9%(注2)。俄方政府還特別優惠該合作項目免除12年的產出稅和LNG的出口稅,全部項目分三期工程建成,第一期工程完成後已生產LNG 500萬噸,2018年內啟動第二、第三期工程,可望於2019年年初累計生產LNG 1‚650噸,其中每年將有400噸以上輸往中國市場。

中俄能源合作天然氣供應亞馬爾LNG中俄東線油氣管道原油期貨人民幣結算去美元化能源戰略俄羅斯天然氣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