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陳博志論壇】別給企業太容易逃避進步的後門

 

台經月刊

 

【陳博志論壇】別給企業太容易逃避進步的後門

陳博志(台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台灣經濟研究院顧問)  (2019/09/09)    《台經月刊第42卷第9期》

有太多後門就較不努力走正道

技術進步是經濟乃至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而技術進步有些可能是自然或外在因素所引發,有些是來自人類求知求進步的天性,有些則是為解決問題或壓力而努力得出。現代企業為求賺錢或在競爭壓力下求存活的努力,已是技術進步極重要的來源,但企業為賺錢或存活所能做的努力,卻不一定都是追求對人類社會有利的技術進步。高速公路的巴士可以藉票價和服務品質來相互競爭,但政府若不規範,有些巴士公司就會以提高司機工作時間和開快車來競爭。以前台北市有些公車路線讓兩家公司同時經營,結果不是良性競爭,而是有的開很快超速,有的則故意開在另一家公司的車子前面一點,讓後面的車子幾乎載不到客人。國家經濟乃至人類的發展必須要引導或獎勵企業及所有的人往正確的方向努力,同時要限制甚至禁止往不利的方向之努力或發展,以使努力更集中到有利的方向。引導和獎勵正確方向的主張及政策已有較多討論,本文將列舉一些可能該規範或禁止的方向。不當的方向若受到限制,企業自然會更努力追求對社會有利的技術進步。


不可縱容剝削員工和農民

企業要賺更多錢或在競爭中得到更大的存活機會,第一類不當的方式就是剝削員工,包括壓低薪資和工作條件。在農業時代就有地主階級苛刻對待農工和佃農,工業革命之後更有很多企業被認為是剝削勞工。政府規定最低工資及各種勞動條件(陳博志2011),以及允許工會及勞工用罷工來和企業主對抗(陳博志2019),都是減少員工被剝削的政策。三七五減租則是以地租的上限,來避免地主對佃農過度的剝削。而防止或減少了這種剝削,想賺錢和存活的企業就會更積極去思考提升技術或採取其他對策。

企業經營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剝削防範最低工資環境保護政府補貼公司治理投機行為企業家精神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