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政經瞭望】我國綠能產業發展策略及海外出口市場分布
黃仕杰 (2017/06/20) 《台經月刊第40卷第6期》
全球正處於能源轉型的關鍵時代,綠色能源及其相關產業的發展,將是驅動各國綠色經濟成長的重要關鍵。我國綠能產業的發展始於1980年,當時由政府以編列經費方式投入相關技術的研發;時至今日,我國綠能產業已躍升至全球綠能市場重要地位。2016年5月我國啟動「國家能源轉型」,國內綠能產業的發展正式進入「以創新帶動產業升級」階段。爰此,在新政策的推動下,是否能開創我國綠能產業發展新面貌,仍有待時間考驗;儘管如此,我們仍可透過對國內綠能產業發展策略及海外出口市場分布的探討,來審視現行策略的完整性。
本文的目的是希望透過回顧國內綠能產業策略的發展歷程,瞭解不同階段推動策略對產業發展之影響,並借鏡對全球再生能源市場發展及國內綠能產業海外出口分布的分析,提出對現行綠能產業推動策略之見解。
全球再生能源市場發展現況與趨勢
再生能源的發展是驅動全球綠色經濟成長的動力,依據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與美國環境保護署(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US EPA)對再生能源的定義,係指一種以自然過程產生的能源,且擁有較傳統化石燃料更高的環境效益與更低的環境成本支出,例如:太陽能、風能、地熱及生質能等。
(一)全球再生能源發展現況與趨勢
全球再生能源的發展,依據國際再生能源組織(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IRENA)與21世紀再生能源政策網(Renewable Energy Policy Network for the 21st Century, REN21)資料(2016)顯示,2013~2015年間全球再生能源市場平均投資金額約2,636億美元,年平均投資成長率為5.1%。以技術別區分,水力發電仍係主要發展類別,至2015年全球累積設置量達1,207.7GW(十億瓦,附注),占全球再生能源總設置量61.5%;然而值得關注的是,儘管全球水力發電累積設置量仍維持穩定成長趨勢,2013~2015年平均增設量為39.1GW,但水力發電占全球再生能源總設置量比例卻逐年下降,2013~2015年平均降幅為3.0%,取而代之的是太陽能與風電市場的快速崛起。
2015年太陽能與風電累積設置量合計占全球再生能源總設置量32.6%。以市場規模觀察,2015年全球風電累積設置量為416.6GW,約為太陽能的1.8倍,僅次於水力發電,且設置型態以陸域風電為主,它與離岸風電累積設置量比例約為35:1。進一步由市場發展趨勢分析,2013~2015年間在全球各類再生能源中,以風電市場成長速度最快,年平均增設量達48.3GW,陸域風電與離岸風電增設量比例約為22:1;其次依序為太陽能40.8GW、水力發電39.1GW、生質能5.9GW,以及海洋能與地熱能等其他再生能源0.9GW(圖1)。依據IEA (2016)報告指出,至2021年全球再生能源市場仍會以太陽能與風電為主,預測累積增設量將各別達到300GW與324GW,其中陸域風電為300GW、離岸風電為24GW,超越過其他的再生能源別。
能源轉型、綠能產業、海外市場布局、再生能源出口、太陽光電發展、風力發電市場、產業創新、全球能源趨勢、新南向政策、技術升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