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學院|台經月刊|【專題探索】地方傳聲筒——青諮委員協同運作創生力

 

台經月刊

 

【專題探索】地方傳聲筒——青諮委員協同運作創生力

江星穎.顏廷娟  (2022/05/09)    《台經月刊第45卷第5期》

   自2014年爆發318太陽花學運後,讓原本以為對政治漠不關心、不願就公共議題表態的台灣青年,終於向社會展現出他們對於表達自身意見及參與公共事務的渴望,此後更成為了社會運動與政治改革的先鋒族群。自彼時起,從中央政府到地方單位紛紛興起一股重視青年的聲音,期望透過各種實際作為與配套措施,建構當前的青年公共參與機制。其中,成立青年代表性機關與組織,成為最直接讓青年力量深入政府施政運作的做法之一,不論中央與地方政府,在此期間均陸續成立與推動各類型的青年諮詢組織,如行政院青年顧問團,各地方政府的青年諮詢會、青年議會及青年事務委員會等,並陸續推動各類青年事務、建立青年參與的管道。

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會

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會(下稱青諮會)每屆任期為兩年,自2016年成立以來,目前已邁入第三屆,成員組成共30位,包含召集人行政院院長、副召集人兩位,一位為行政院政務委員,一位則由青年委員互相推選產生,執行長由教育部部長擔任,勞動部部長及經濟部部長亦列入委員名單,另25位則為各領域發展傑出的青年委員。青諮會的運作主要依循「六角形模式」,包含提案討論、巡迴座談、任務編組列席、部會邀請諮詢、組團拜會、青年協作平台等六大任務(附圖),期透過此模式的相互運作與連動,達到強化青年公共參與及溝通機制,提供青年於政府政策形成之參與管道的目的。

 

   青諮會第三屆運作模式 

 

青諮會青年委員名單係來自各部會推薦,多為關注特定青年議題、積極參與公共事務,且有接觸或參與政府計畫,或是瞭解青年相關政策運作方式之我國各領域優秀青年,其中有多位青年委員是在全台各個城鄉角落深耕多年,以多種形式於各地積極推動地方創生與區域再造,亦發揮青諮會委員的身分與機制,以自身影響力在政府施政運作中實際反映青年與地方問題、尋求政策可著力之處,進而帶動青年返鄉及地方發展,無疑是政府於各地推展地方創生政策的重要左右手,以下介紹青諮委員如何運作創生力之實踐案例。


返鄉青年促進地方觀光發展

2016年徐健智從國外念書回台後,看到從小長大新竹峨眉十二寮地區,大部分的青年皆往大都市移動,留下許多年邁的長輩自理生活,他意識到當地人口老化問題,就和妹妹徐棋容嘗試創立「免費商店」實驗基地,透過以物易物誠實商店的方式,讓居民可以帶家裡較少使用的商品來換取需要的商品,藉此實踐農村長者互助互信的概念。

青年公共參與地方創生青年諮詢委員會政策推動跨部會協作青年返鄉社區發展地方創新公共政策建言青年專責組織

分享:


 

聯絡我們

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7樓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
傳真 +886 (2) 2586-8855
E-mail:bussiness@tier.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