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在台灣經濟發展歷程中一直位居要角,從1950年代之後中小型製造業透過加工出口,帶領台灣邁向經濟奇蹟。中小企業一直是奠定我國經濟發展之重要基礎,其家數在2014年創歷年新高紀錄,達135萬3,049家,占全部企業家數的97.6%,就業人數亦增加,使其占全國比重達78.25%,更顯中小企業對我國經濟成長與社會安定的重要性,故建構中小企業永續發展的友善環境乃我國重要課題。
我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瞭解中小企業發展課題之重要性與專業性,在2015年7月正式揭牌成立「中小企業研究中心」(Taiwan SME Research Center),此舉實有其必要性,其理由有三:
一為全球化下國際經濟情勢迅變,且各區域積極經貿整合,使得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日趨競爭。中小企業並非僅需固守國內市場的舒適圈就得以生存,市場上不乏大型企業運用規模經濟優勢來壓迫其市場獲利空間,亦有國外具狼性的國際企業進駐台灣以拓展全球版圖。因此,如何在艱難的環境中殺出重圍,必須充分掌握市場資訊、未來發展趨勢與尋找適切的發展利基,但並非中小企業能更獨自負擔,需仰賴研究中心針對國內中小企業發展特性,進行長期性、整合性、系統性的基盤研究,並協助政府研擬適切中小企業發展之相關政策,讓中小企業能搭上政府打造的航空母艦與世界市場接軌。
二為知識經濟時代下,科技創新腳步不斷加快,促使全球創新創業浪潮崛起,同時也加速企業生命週期的進展,因而中小企業發展歷程有別於過往。Evernote即為最典範的例子,其為2007年成立的新創企業,Evernote被認為是雲端模式筆記服務的領先者,2012年市場估值超過十億美元(約新台幣330億元),是新創事業中亮眼的「獨角獸」公司(為估值十億美元以上的公司),全球用戶超過1.5億,風光一時。然在日前卻傳出近年Evernote付費用戶與規模成長不如預期,2015年高層人士異動且撤離多個市場 (包含台灣市場),可能成為第一個倒下的獨角獸網路公司。有鑑於此,我國雖然有為數不少的高成長中小企業,然而不同特性的中小企業可能面臨不同的挑戰與發展課題,因此政府與研究中心協助中小企業掌握市場資訊與商機有其必要性,甚至進一步預警並協助中小企業因應可能的衝擊。
其三為綜觀世界不乏少數國家早已設立直屬之中小企業研究中心,我國的腳步已緩,應積極促進研究中心發揮功效。以日本中小企業總合研究所、韓國中小企業研究院、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德國波昂中小企業研究所為例,其研究中心與中小企業主管機關為相輔相成的關係,不僅持續觀察中小企業發展動態並建立資料庫,亦針對不同發展課題進行政策研究。其中,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更進一步建立對外交流合作管道、舉辦大型經貿活動、出版中小企業相關刊物、進行中小企業人員培育等多面向的工作項目,成為中國推動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橋梁角色。由於2015年年初在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簡稱經合會)第七次例會中,增設「中小企業合作工作小組」,此舉目的雖在使兩岸合作紅利能惠及廣大中小企業,但是兩岸間企業與產業發展問題複雜,我方如何透過經合會爭取我國中小企業最大利益與強化利基,並非簡單課題,須透過深入的基盤研究並傾聽中小企業意見,才得以擬定適切中小企業發展之政策。
鑒於上述原因,我國成立中小企業研究中心有其重要性與必要性,並且須發揮以下功能,方能實質將研究成果與政策結合,進而達到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之效。
(一)研析中小企業經營環境促進方案與政策措施
考量中小企業因涵蓋各種不同產業、經營規模、企業生命週期、創新程度與地理區位,其經營發展之需求宜以系統性、基礎性之中長期研究為之,並避免政府與研究資源重疊的可能性,並將研究成果進行擴散與應用。
(二)觀測中小企業發展與經營環境
研究中心應定期蒐集國際產經情勢、全球中小企業政策動態、重要統計發布與國內中小企業發展動態輿情,並著全面性、預應性與整合性的跨國中小企業經營環境觀測與政策研析,提出前瞻洞見與具體可操作的對策及行動措施,並提供政府研提政策之基礎資訊。
(三)推動中小企業諮詢服務與社會對話
研究中心應成為政府與中小企業的溝通橋梁,建立社會對話的平台機制,可藉由實地訪談、舉辦座談會與活動、問卷調查等多元管道,瞭解中小企業的需求、問題與意見,並與利害關係人充分的對話與溝通,以利構思符合中小企業需求之研究議題。甚至進一步促成中小企業業者共同參與中小企業政策研究的議題界定、策略設計與推動策略規劃,使相關政策的有效性提升。
(四)連結國內外知識網絡
研究中心除追蹤國際重要動態趨勢,應該化被動為主動,積極擴展國外網絡連結與國際合作,引領中小企業升級與躍上國際舞台。並且研究中心定位為國際接軌的Hub角色,藉由國際的知識網絡連結的力量,將更多資源透過中小企業研究中心進行匯集與擴散,有助於中小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打仗的最佳備援基地。
(五)建立研究中心網站
研究中心應成為中小企業發展重要資訊的交流平台,應透過網站發布中小企業動態資訊、國際情勢資訊、重要議題之研究結果等,使得我國中小企業有更便利的管道獲得市場動態,以及協助政府有更暢通的管道公布與溝通政府政策,強化研究中心之橋梁角色。
由於中小企業是帶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功臣,近年來它們卻遭遇許多困難,縱使政府已投入不少政策資源,然若未能對症下藥,僅是讓政府成為拿著納稅人錢的散財童子,一片善意卻不見成效。因此,中小企業研究中心須與政府並肩作戰,負起資源用於刀口之責任,期待中小企業研究中心發揮功能,為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注入一股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