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政經瞭望】物流服務業者合作策略
吳佩蓁、曾子容 (2015/09/20) 《台經月刊第38卷第9期》
在亞太地區物流服務業推動現況中,就APEC物流服務業合作策略進行探討,得知目前物流服務業者普遍面臨法規、專業人才及軟硬體技術不足等問題,對於企業進入他國市場影響甚巨。此外,有鑑於物流發展日益多元,包括:三角貨物、報關、倉儲物流、包裝、配送及裝卸等諸多環節,皆需透過資訊的完整掌握以提升整體效益,3PL(注1)、LLP(注2)及4PL(注3)等物流外包服務趨勢遂因應而生。因此,特別拜訪三家物流服務業者,分別代表大型、中小型及新創企業,以發展背景、經營策略與未來願景等議題,分享企業理念、策略、困境與展望等,提供相關物流業者在亞太地區之發展與經營的策略參考。
個案分析
(一)中菲行國際物流集團(以下簡稱中菲行)
1.發展背景
中菲行於1971年設立航空貨運承攬公司,續於1973年設立得美行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提供海運貨物承攬服務,發展逾40年來,已是有超過2,000名員工的全球行銷服務網,共有139個行銷服務據點,79個在中國、19個在北美與加拿大,以及其他41個在日本、韓國、東南亞、歐洲等地,提供海/空運輸、跨境鐵路運輸、報關、物流倉儲、供應鏈管理諮詢、3PL、4PL、貨物運輸與保險代理等服務,為全球性的運輸、物流服務、整合及諮詢顧問公司,並以「最具競爭力的全球運籌及物流服務、整合和諮詢的提供者」為企業願景。
2.經營策略
雖然各國政府及國際經貿組織皆大力推動供應鏈與物流服務措施,以實質協助相關業者,惟各國的基礎建設、法律、文化及語言不盡相同,又地方政府及當地業者的結構和內部法規限制亦需要長時間的努力與規劃方有機會達成,如自由貿易港、境內關外、自由貿易協定及APEC的供應鍊連結計畫等,若無健全的配套措施,將難以滿足企業所需,特別在開發新市場及進入海外市場上仍存有相當障礙。中菲行在合作夥伴的挑選上及技術開發,運用其豐富的經驗與資源,從事整合型物流服務,發展出一套可快速回應市場變化和顧客需求的技術,建立全球即時資訊管統(Dimerco Value Plus System©―中菲行增值訊息系統)及電子商務服務平台,將經營成本、庫存壓力與風險降至最低,進而創造整體經營的最大效益。
亞太物流、跨境運輸、供應鏈整合、3PL、4PL、電子商務、法規障礙、即時資訊平台、綠色供應鏈、策略聯盟
分享: